广东汕头:古村落“颜值”更高 古港开展“海丝申遗”工作
随着鸣锣开响,定向比赛运动员按批次从起点出发。天虽然下起绵绵细雨,依旧无法浇灭选手的参赛热情。他们拿着笔、地图等,快速穿梭在古村落中。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穿梭在青砖绿瓦间,观众们热情的加油声回荡在栈道巷房内。
近期,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举办的万人狂欢全民健身赛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落下帷幕,这是樟林古港第二年举办该项赛事。体育赛事的举办及推广,为东里镇乃至樟林古港的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得益于赛事的举办及宣传推广,樟林古港正走出一条依靠旅游、农业、生态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场体育盛事就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澄海区注重用好手中的牌,连续两年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赛事,每一次都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星罗棋布的潮汕古民居,沧桑而不失韵味的古巷道……金秋时节,一场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港热闹了起来。
为展现更有“颜值”、更有“乡愁”气息的樟林古港,东里镇积极推进古驿道周边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南社村、观一村等改造排水排污管网,塘西村、新兴街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项目,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东里镇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古港河及两岸的环境建设是樟林古港一期保育活化的重点,古港河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古港河及周边环境的成功改造治理,为该片区环境带来全新的风貌。
近些年,樟林古港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古港河水焕然一新,水质清澈。滨河步道古朴素雅,两岸新修4个广场,场地开阔,绿植遍布,景致极佳。艺术雕塑增添古港文化气息,信息柱、指引牌、导览图等标识系统为到访游客提供便利。保育活化后的樟林古港不仅成为本地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侨、客人过来参观游玩。
“相比2016年以前,如今古港的日均游客增长800%以上。伴随着游人的增加,我们还积极规划打造古港生态文化旅游区,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引导村民转型开发民宿、餐饮、纪念品展销等业态,镇村经济转型发展一下子有了新的思路。”东里镇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此次大赛以古驿道为载体,采用“古驿道+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精心组织策划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活化利用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体育、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精准扶贫脱贫,实现古驿道沿线村庄振兴。
通过举办赛事活动,澄海区不仅发掘“活化”了历史故事,讲好樟林故事,提升村民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利用意识。利用比赛契机,该区还收集整理出新兴街、西塘园等历史故事,让历史文化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传统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提升樟林古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笔者了解到,樟林古港的保护建设,不仅改善了镇村生态风貌,更提升了村民精神面貌,让历史得到传承,价值得到彰显,当地文化自信得到重建,令文化传承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
初步完成保育活化的樟林古港广受群众传媒关注,当地历史传统文化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樟林古港“海丝申遗”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山大学在新兴街林园设立田野工作室,挖掘研究樟林古港历史文化。2017年,锡庆堂、西塘等4处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多个文化研究团体相继前来调研考证。
大型仿真景观红头船亮相古港河
樟林古港过去是粤东地区对外贸易的“通洋总汇”,对外通商的红头船云集,潮汕先民一批又一批地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经商谋生。这对于潮汕族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他们面对海洋,开阔了视野,舒张了心胸,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先民们乘红头船出海,从一开始就必须有拼搏奋斗,向外拓展的精神。他们首先面对的是海上航行的艰辛,他们临危不惧,顶风而上,必须有这种勇气和精神才能战胜海上的滔天巨浪。来到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一切从零开始,唯有团结,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敢为他人之不能为,才能站稳脚跟,谋得生机。总而言之,“红头船精神”是潮汕先民们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潮汕文化的精华,也是刻在潮汕人骨子里不灭的印记。
此次南粤古驿道联赛汕头站承办方还特意在暖场节目中安排了潮汕传统《潮州大锣鼓》作为开场,营造浓烈喜庆的氛围,而舞蹈《忆番》则再现潮汕先人出海过番谋生的艰辛历程。
“架设在古港河上的大型仿真景观红头船,是按原出土红头船原形1:0.6的比例进行建造,全长25米,船体最宽处7.2米,中间船桅最高16米。主要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够真切感受到当年樟林古港红头船扬帆出海的壮观景象,充分展示汕头人民坚忍不拔的‘红头船精神’。”东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