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脏内分泌节律因素很多 保持规律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生物钟对人体所有生命过程都至关重要。心脏、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自己的节律,大家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有序节律。
心脏节律体现在心跳的规律性及频率上,呈现明显昼快、夜慢规律。白天,心脏通过加快心跳,增加心排血量,保证大脑及全身,尤其是肌肉系统的供血。睡眠中,器官、组织的供血需求相应减少,心跳则变慢、减弱,使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影响心脏节律的因素很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其中之一,例如不少更年期女性会出现心悸,甚至心律失常。除了疾病因素,激动、生气、过度劳累等也会打乱心脏节律。比如,该休息时心脏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就不能向全身提供充足血液,势必会引起各种不适症状。保持平稳的心情对维持心脏节律十分重要。一是愉悦心情。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打太极拳、游泳、书法、绘画等活动也能使人更加心平气和。闲暇时游玩、听音乐等,有助维持情绪平稳。二是保持社交。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参与社交和志愿活动,能丰富精神生活,保持开朗乐观。
内分泌节律体现在激素含量、生物酶活性上,它们有个昼夜节律,其间有规律地增减,这就是内分泌系统在“精准”地运行。
内分泌的节律变化对临床病情诊断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比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每天7时到9时达到高峰期,下午有所下降,午夜降至最低值。如果内分泌出现异常,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进而出现多种症状,甚至引发疾病,比如儿童发育不良,女性不孕、男性脱发等。
内分泌节律比较敏感,生活习惯、慢性疾病、肿瘤等都可能打乱内分泌。排除疾病因素,熬夜对内分泌的影响尤为突出。熬夜会打乱激素分泌,比如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导致激素分泌紊乱,陷入恶性循环。
整夜保持清醒状态或整天睡眠会破坏血液中100多种蛋白质的水平,影响血糖、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等精神症状,免疫力也会下降,患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疾病的几率也更高。
同时,还要适度运动。“运”代表节律,“动”代表行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调节内分泌系统。不过,运动强度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最好每周保持150分钟的适度锻炼,心肺功能较好的人可保持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但运动不要太晚,以免影响休息。
肠道不仅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和免疫器官,它的节律影响全身健康。
作息时间不规律直接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生物钟,从而导致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综合征。肠道的节律为4小时至6小时。这是因为一餐食物完全排空一般需要4小时至6小时,胃肠道内便会产生功能性饥饿,提醒人们进食。如果饥饿时没有进食,胃肠道中分泌的消化酶或液体会损害消化道黏膜。三餐不规律让肠道无所适从,打破规律运作。一旦肠道节律被打破,就会对机体免疫力有较大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恢复的。(周颖)
相关热词搜索:节律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