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成为食品谣言主要传播地 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迫在眉睫
据报道,17日下午,全国食品安全周重要主题活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同时发布。“报告”显示,微信已成为食品谣言主要传播地,而东部沿海城市食品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毋庸讳言,“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杨梅注胶”等多种违背常识的谣言,被不明真相的网友当做“善意提醒”传播给他人。微信由于传播快的特点,近年来成为食品谣言主要传播地。这不仅刺激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而且使相关行业“躺着中枪”,造成产品滞销等经济损失。
食品谣言得以快速传播,除了因为食品安全受到大众高度关注、造谣者违法成本低外,还与平台监管不严,科普不及时不充分有关。这就要求微信等移动互联平台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测和管理。同时有关部门应强化科普,让科学知识武装大众头脑。当人们一眼就能辨出谣言时,谣言自然就不会被分享、转载,失去了传播的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1-26)姚景源:食品行业的好坏不能用百分比来衡量
- (2015-03-06)用数据说话:完美质量信息管理,助力食品安全发展
- (2014-12-09)克鲁勃润滑剂:不止于食品安全
- (2014-11-04)艺康:做好食品安全,推动社会责任
- (2014-10-20)食品企业应如何管控食品安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