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推算预制菜市场3年后超万亿 正制定行业标准
中国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在B端,进入老百姓餐桌的只有不到15%,而在日本,这一比例已达到1︰1,这也说明预制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上透露。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委会正在制定农产品标准,标委会同时提出了两个预制菜方面的标准,正在加速修订的过程中。
两个预制菜标准将制定完成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首次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预制菜行业在中国刚刚起步,行业标准对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业内企业热切盼望行业标准的制定。
“我们得知,广东省食品检验所的其中一个工作组现正推动食品和预制菜湾区标准的建立,使同一个标准适用于大湾区的广东省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有了湾区标准,产品的流通就方便得多,我们希望这个湾区标准可以尽早落实到更多的产品,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美食可以更方便地运往各市区。” 一位香港企业负责人表示。
“我们企业在太平洋岛国(马绍尔、密克联邦、帕劳、萨摩亚)设有渔业生产基地及夏威夷、关岛等空运物流基地。整个船队约有150艘渔船在太平洋捕捞金枪鱼,目前渔获主要仍是销往美国、日本等市场。”一位香港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很希望将这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金枪鱼运回国内,供国民享用,但碍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一直在努力推广。现在,‘食博会’的举办正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推广金枪鱼及其他进口的优质水产品。”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于推动产业振兴让农民富起来。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
虽然预制菜行业被政府和企业一致看好,但是作为新兴行业面临很多规范化发展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预制菜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集中度低、关键共性技术亟须突破、关键装备亟须提升、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不足、标准体系的建设亟待开展等。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守伟认为,“那些形成规模的预制菜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要跟踪,制定具体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也是我们预制菜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个点。”
他还透露,“因为预制菜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所以它的标准现在还是比较匮乏的。目前,我们国家在预制菜方面的标准方面已经有所起步,标准和行业协会都纷纷在制定,农业农村部的农产品加工标委会也在制定农产品(的标准),标委会提出了两个预制菜方面的标准,在加速修订的过程中。”
需全面实现机器代人
“建议政府继续设立科技专项,解决产业当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在科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我们现在预制菜只有一些行业制定的团体标准,国家还没有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比如我们预制菜是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没有厨师、大师,是标准化的生产,所以标准化非常重要。”
他举例说,自己来自湖南,湘菜每个大师的标准都不一样,蒸鱼的火候有大火、小火、文火、温火、焖火,这个都没有标准,都是经验,“所以预制菜要工业化生产,一定要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来规范生产。”
另外,从自动化生产加工角度看,需要推广机器代人,“现在我们的工厂企业很难招到工人,生产车间温度比较高,所以我们需要实行自动化、机器化,一些企业早就发布了要进军这个行业,生产这方面的设备的消息。”
此外,“需要菜品质量的保证与安全保障,原料品质的真实性,货真价实。”他说。
浙江一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真正的标准化应该是: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由机器完成。标准化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三大好处。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我们的产品口味还原度非常高,能把100分大厨的水平还原到80分左右。”他说,“此外,安全卫生。因为全部是机器参与,不存在人为的卫生隐患。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所有原材料信息都可追溯。现在预制菜发展有一个很大的痛点是不安全,也是政府部门监管的难题,标准化后,安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预制菜的标准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优质品牌打造、合作平台搭建也在稳步推进,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推动预制菜产业进入新时期。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提质升级速度加快,以预制菜为代表的农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餐饮消费,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大力推动、各类企业和资本积极参与、冷链和速冻锁鲜技术日渐成熟,预制菜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