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保食安 科技赋能溯源管
服务发展加油干 市场监管不迟缓 之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篇
农贸市场保食安 科技赋能溯源管
——唐河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赋能食品安全溯源监管
王 娜 本刊记者柴占阳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针对农贸市场产品来源复杂、批发零售兼有、市场管理“空白点”多等状况,围绕如何破解食用农产品进场安全到销售安全课题,从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追溯监管“云系统”入手,一手抓线上系统建设,一手抓监管宣传,食品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借力科技 破解顽疾
针对食用农产品销售中管理难、打击难、发展难的顽疾,唐河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组织该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城市管理、教育、卫健等部门联动,聚焦食品安全共同发力。特别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不等不靠,主动担当,在算账对比、摸清底子、外出考察、多方借鉴、精心谋划、科学统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唐河县委、唐河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引进“互联网+”技术,高效推进唐河县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建设,并在两大农贸市场投入试运行。
该系统可将市场监管部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日常快速检测数据信息全面接入、同步上传,实现大数据归集、管理、公示、查询和分析,实现供应链全程可监管可追溯,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二、优势突出 亮点鲜明
通过该系统,可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有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夯实食品安全基础防线。
一是系统操作便利,上传数据可靠。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对入库产品票据进行拍照,即可通过OCR票据自动扫描识别(索证索票数据采集)录入产品报关信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系统利用“区块链”所具有的数据分布式储存、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点,能够切实保障线上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食品准确追溯数据。
二是建立实时预警,及时处理风险。该系统可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不合格食品检测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筛选,并作出预警提示,从而提高食品安全风险处置的针对性。
三是提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壁垒。该系统通过与南阳市政务大数据平台进行链接,食安委成员单位可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共享,从而提高了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时效性。
四是突出重点区域,引领行业规范。在学校、养老机构、大型商超、大型餐饮等大宗采购单位,以市场化手段“倒逼” 供货商户尽快注册使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尤其在广受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领域,唐河县委、唐河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党政同责,县财政加大投入,专门投入3000余万元对学校食堂进行了改建提升。全县201所学校食堂全部由承包经营转入学校自主经营,县教体局成立安全委,设立了专门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全覆盖。
唐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与县教体局推进“智慧监管”互联互通,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校园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引导校园食堂采购带有二维码的食用农产品。
学校食堂在全部自营的基础上,实施 “农校对接”,智慧监管使食品安全的口袋扎得更实。
三、理清思路 有序推进
大众对于新事物都有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也不例外,尤其是面对农贸市场内大部分经营户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规范意识和系统操作技能的现状,唐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把好 “三关”,有效助推系统建设。
一是开展专业培训,把好“意识” 关。
对商户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市场内经营户的自律意识,让经营者学法、懂法、畏法、自觉守法,从自身层面保证食用农产品来源可靠、质量有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大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宣传力度,现场演示该系统的操作全过程,包括如何录入食用农产品信息、供货商信息、检测信息、票据信息以及激活溯源二维码等内容,营造共同参与推进“二维码溯源”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规范查验记录,把好“检测” 关。
督促市场方必须建立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每天对入场的食用农产品开展批批检测工作,并将快检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公示,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建立《检测室取样留样管理制度》《检测室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检测室管理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三是突出诚信放心承诺制,把好“引导”关。
唐河县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建设完成后,通过摸清辖区底数、全面监管检查、召开座谈会、市场帮扶指导、典型示范评选等一系列工作,采取“软件”与“硬件”两手抓的方式,坚持培育与发展相结合,指导与规范相结合,提升与创新监管相结合模式,率先从评选出的食品安全示范店、诚信商户及自我承诺 “放心超市”等信用良好的商户进入追溯平台,引领放心消费,效果显著。从而借示范发挥、行业带动之力,扩大影响力,逐步使更多的商户进入追溯平台,有效地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带动全县食品经营单位规范提升、健康发展。
四、智慧监管 成效显著
通过“智慧监管+食用农产品追溯监管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事中事后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打通了服务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最后一公里。
一是食用农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检机制,推动了由产品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使监管任务更加明确、监管工作更加高效、生产经营企业更加自律。
该系统应用以来,例行检测合格率均稳定在98%以上。
二是信息化监管水平显著提升。
从试点情况来看,以农批市场的经营者为中心,上连产地,下通销售,通过二维码自动关联各环节数据,初步形成了食用农产品追溯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程通查通识的可视化监管新格局。
三是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通过食用农产品快检体系和追溯监管系统的实施,打通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 “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录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信息200余家,录入平台信息数据20000余条,采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数据10000余条,初步建立了以许可管理系统为基础,日常监督检查系统、快检信息化系统、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为重点的信息化监管体系,确保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做到安全有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