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分析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分析
次晓娟
(丰镇市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199)
作者简介:次晓娟(1991—),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化学。
摘 要:脱氢乙酸因具有高效的抗菌和低毒的特性,在食品生产中常被作为防腐剂使用。不同食品基质不同,在检测中需要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脱氢乙酸;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脱氢乙酸是一种新型的化学防腐剂,自20世纪中叶发现它具有抗菌性以来,已被许多国家作为防腐剂,属广谱类防腐剂,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抑制酵母菌、霉菌和细菌的繁殖作用极强。戴有金[1]利用脱氢乙酸钠对大小鼠进行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得出脱氢乙酸若使用不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的结论,WHO将脱氢乙酸列入低毒级别进行管控。我国规定脱氢乙酸钠在腌渍蔬菜和淀粉制品中限量是
1.0 g/kg,黄油、糕点、肉制品等其他几类产品中规定添加量不得超过0.3~0.5 g/kg[2]。检测脱氢乙酸的含量要求要准确且高效,检测机构常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作为常用方法使用,再以其他方法作为辅助检测方法。
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为GB 5009.121—2016[3]的第一法,基本原理为固体(半固体)样品,沉降蛋白,经脱脂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如果蔬汁、果蔬浆样品经酸化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FID检测器测定,以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但该方法中推荐的检测条件,并不是最优条件。
在样品的前处理环节上,刘炜等[4]发现一般生产时添加的防腐剂是脱氢乙酸钠,加盐酸酸化后,形成脱氢乙酸,极性减弱,较易被弱极性的乙醚提取,加入酸性氯化钠后,由于盐析作用,会使乙醚层中的微量水尽可能释放出来,促进分层。经过两次25 mL乙醚萃取,脱氢乙酸能完全萃取,该方法的回收率在87.6%~97.9%,RSD在0.8%~3.7%,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
在色谱条件上,朱自德等[5]将GB 5009.121—2016中建议的极性毛细管柱换成弱极性毛细管柱DB-5,最佳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80 ℃,以12 ℃/min速率升至210 ℃,再以25 ℃/min速率升至240 ℃,保持4 min,适宜采用分流比为10︰1。中高低3个梯度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00%,该方法测得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研究针对国标中气相色谱法检测的不足之处进行方法研究和改进,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方法,探索出简便、快捷和高效,且使用样品基质范围较广的检测方法。
2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为GB 5009.121—2016的第二法,基本原理是试样中的脱氢乙酸经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后,再进行脱脂、脱蛋白等处理,用PDA检测器测定,依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在样品的前处理环节上,富含蛋白质的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很难通过滤膜,脱氢乙酸难溶解于水,用常规方法,将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加入后,杂质和脱氢乙酸均被沉淀,测定结果准确性被降低。邓迎春[6]等先用硫酸锌(0.4 mol/L)和氢氧化钠(0.5 mol/L)将溶液调为碱性,将脱氢乙酸变为钠盐,使之更易溶于水,再分别用甲醇和硫酸锌及氢氧化钠完成蛋白沉淀和进一步去除蛋白的任务,检测准确性有所提高。
吴宁宁[7]等发现,按照GB 5009.121—2016提供色液相条件进行检测,色谱峰拖尾严重。原因在于脱氢乙酸的羰基结构易与C18柱中的硅羟基结构发生反应,形成氢键,可通过改变流动相的pH来确定合适的流动相及其比例。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发现,回收率在90%以上,线性相关系数、重复性等均良好,且色谱峰拖尾明显改善。
以上研究在国标中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对样品的前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将前处理过程简单化,色谱条件中对流动相进行了调整,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更加快捷、准确,可在某些食品检测系统中推广应用。
3 其他检测方法
除以上两种色谱检测方法外,常用的还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脱氢乙酸的含量。陈丹萍[8]将样品中脱氢乙酸在酸性条件下经水蒸气和有机溶剂萃取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08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显示脱氢乙酸加标回收率为94.1%~103.7%,精密度在0.4%~4.7%。赵舒景[9]采用293 nm为检测波长,将样品加蛋白质沉淀剂硫酸锌溶液(0.42 mol/L)和氢氧化钠溶液(20 g/L)后离心用上清液上机检测,这种前处理方法简单、省时,检测脱氢乙酸加标回收率为94.9%~99.0%。肖树秀[10]同样采用293 nm为检测波长,经去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上机检测,实验回收率为97.2%。
该方法操作简单,仪器设备投入较小,检测成本低,适用于简单基质的样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送检的样品基质愈发复杂,存在杂质会影响吸光度,进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存在较大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适用范围有限,适用于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可作为国标方法的补充。
4 结语
目前,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以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为主,面对复杂的送检基质,可通过改进前处理方法,优化检测条件等措施,建立适应于市场的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戴有金,夏亮.脱氢乙酸钠大小鼠急性毒性实验[J].中国畜禽种业,2019,(12):52.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5009.121—
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刘炜,杨晓凤,雷绍荣.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酱腌菜中山梨酸、脱氢乙酸、苯甲酸的含量[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484-1486,1496.
[5]朱自德,方林明,陈辉德,等.气相色谱法测定面包 糕点和肉制品中脱氢乙酸[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213-215.
[6]邓迎春,徐晓楠,郭旭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安赛蜜、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糖精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8):918-921.
[7]吴宁宁,高运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方法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68-69.
[8]陈丹萍,褚庆华,杨富春,等.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调味品中脱氢乙酸含量[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4):195-198.
[9]赵舒景,常晓歌,刘宏坤,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火腿肠中脱氢乙酸钠[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4):276.
[10]肖树秀.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J].煤炭与化工,2017,40(1):149-151.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