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环宝网”平台收集过期食品再利用的研究
姜映辰,任美晨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当下人们对于餐饮零食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但在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背后掩藏的是浪费。针对大量浪费食品的问题,本文提出建设互联网平台的设想,通过上传超市商场过期的食物信息以及食堂餐馆粮食浪费的相关产品数据,推送至有资质的加工企业,使其加工为饲料或化肥等再生产品,达到降低成本、变废为宝的目的,促进可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过期食品;回收;互联网;环保
现如今,我国食物的浪费量惊人,仅餐饮食物的浪费量就达到1 700~1 800万t,相当于3 000~5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1]。然而过期食物的浪费问题却是粮食浪费中经常被忽略的部分。日本自2001年起就实施了“食品资源循环利用法”,2013年欧洲产业联盟也发起了一项名为“废弃食物二次利用”的活动。相对与发达国家相比,食品逆向物流及其回收利用并未引起我国的广泛重视,大多数食品企业的逆向物流意识淡薄,只有极少数的食品企业有自己的产品回收体系[2]。
1 过期食品资源处理的现状分析
2020年全国各地中小型商店几乎处于关闭歇业状态,大型商场的食品销量也并不乐观。2020年中旬复产复工后,很多中小型商店由于高昂的垃圾处理费用在营业后选择将过期食品饮料与各种食品包装以及其他垃圾混合后一并焚烧。
过期食品回收处理的效率和普及率仍然欠缺,而日本则早在2001年起就实施了“食品资源循环利用法”。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每天数以吨计的饭团、三明治从1 200家“7—11便利店”运往位于东京郊区的工厂,变身为动物饲料。与常规饲料相比,过期食品制成的饲料价格低50%。“过期食品饲料”日渐受到养殖户的青睐[3]。目前,我国过期食品的处置方式多以第三方上门回收的方式,但该方式具有很多劣势,如回收隐蔽性高、安全性弱、处理费用高和回收使用缺乏监管。而许多食品经营者也往往将临保期食品、过期食品退给供应商,极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导致一些过期食品重新回流至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4]。新政策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的意见》,同时,废止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并要求废弃食用油脂监督管理工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但目前餐饮业、物业公司对食品垃圾的回收处理流程并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的良好监督,无法准确辨别回收流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再利用途径的安全性、健康性,食品垃圾的分类以及准确分类也都没有相应部门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缺乏对食品垃圾合理回收处理的行动力[5]。过期食品的处理是如今我国的一大问题,现阶段我国过期食品的资源亟需高知名度、安全、高效和可监管的交易渠道。如今互联网环境高速发展,可以将过期食品资源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创建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交易平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2 “环宝网”平台运作构想
“环宝网”运作模式见图1。①以“环宝网”平台作为介质,将过期食品产出方的产品信息以及有能力对过期资源再利用的生产厂家信息进行收集整合。②“环宝网”平台方会采购过期食品至平台搭建的存储中心,并根据商家提供的过期食品的不同属性,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到有需要此属性的工厂。③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推送。④收到推送的食品回收工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采购。“环宝网”平台运作构想中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期食品被大量采购回收至清仓,另一种情况是未能及时在变质前处理完存储的过期食品。出现后者情况则代表此时的过期食品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此情况可再细分两个步骤:①将变质食品送至沼气工程公司处理,极大缩小浪费量;②将剩余过期食品垃圾送至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按照如此的设想,将“环宝网”作为连接过期食品与资源再利用的桥梁,就有可能将原本需要大量焚化处理的食品垃圾,以最大化进行回收利用。输入端减少了商家的损失,输出端降低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3 “环宝网”平台的优势
3.1 过期食品流出路径的透明化
建立互联网平台还可对过期食品的流出方向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管。建立过期食品资源互联网交易平台,能提高过期食品交易的透明度,将过期食品买卖双方的信息联网记录,严防过期食品回流至原厂再次加工。该平台需要与政府合作,将所有贩卖食品的商家档案注册在该平台,监控每个商家食品流动情况,通过填写每种食品的过期日期来监控食品有没有在过期后的额定时限内进行填报处理。若检测出有逾期未上报的行为可直接进行追责调查其食品流向,这样的“食品天网监管”保障了食品安全,同时可以督促商家养成自觉处理过期食品的习惯。可以极大地减少诸如“2014年7月上海福喜篡改生产日期重新销售”“2016年武汉出现大量‘淹水食品’重新包装再售问题”以及“2017年上海出现倾倒大量过期变质食品罐头并被人们争相哄抢”等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
3.2 减少过期食品的浪费和垃圾焚烧
过期食品的浪费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垃圾焚烧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元凶。通过“环宝网”平台使部分过期食品可以得到有效的再利用,如投入到家畜饲料、农业化肥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食物以及自然资源的占用浪费,减少了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为环保事业提供一份力量。相比对于过期食物的焚烧掩埋等处理办法,充分的回收利用是过期食品更好的出路。
3.3 减少食品经销商的回收成本
将大量的过期资源进行焚烧处理不仅无法使商家收回成本而且还需要为垃圾处理支付对应的处理费用。而未来,在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定向推送下,加工厂可以更精准、便捷地选择需求的部分,迅速对接商家和加工厂,实现互惠互利。通过“环宝网”平台,在信息定向推送下,加工厂可以更精准、便捷地选择需求的部分,迅速对接商家和加工厂实现互惠互利。
4 “环宝网”平台建设的推动力
4.1 政府的支持
政府可以给予负责过期食品回收利用的生产厂家以经济补贴或优惠措施等政策,更好地促进废弃产品的有效回收。另外,政府也需加强食品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让食品回收在法律的监管下实现过期食品产出方与回收厂家的规范接轨。
4.2 食品经销商的全力配合
除了政府的津贴补助外,食品经销商的配合才是项目顺利发展的关键。政府的补贴是为了推动食品经销商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的回收积极性。平台方也需要设计奖励机制吸引食品经销商进驻,例如设立信用机制,以连续配合回收为基本要求,奖励入驻经销商平台补助,开具有权威性的环保证明等。当然,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研究,最终目标是营造一个平台与食品经销商互相信任的环境。
4.3 互联网的广泛接受度
互联网平台有受众广,影响深远的特点。因此将过期食品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受众了解过期食品回收这一举措,集合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帮助推动过期食品再加工工作。甚至可以在“环宝网”平台板块中添加过期食品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举措。
5 平台建设愿景
①平台建设的准备阶段需要拟组建专项组,对未来与厂商的合作和远景拟定计划,规划出项目交易规则,并制作出过期资源回收平台雏形。②与厂商进行设想融合,先调研厂商意愿,并率先试验10家商铺和加工厂,通过平台进行过期食品交易模式的试用,试用期3个月,3个月内会通过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为试点厂商提供精准的对接服务。试用期结束后让厂家商家回馈建议。根据修改意见和实施效果进行下一步改进。如果效果非常好则进行进一步宣传,让受益商家厂家传播的同时,将项目推送至政府,通过政府宣传该平台至商家厂家。同时,过期食品资源回收互联网平台项目的实施需要过期食品产出方与平台之间、加工厂与平台之间、平台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此平台上紧密联系的商家和厂家可以通过资源的对接不断积累其企业信用和环保功劳。
考虑到过期食品产出方与平台方的收购利益问题以及加工厂与平台之间的收购利益问题,初步考量以牛饲料为例,浓缩型牛饲料的主要原料为玉米,根据市场行业看,玉米按照2 000 元/t,根据配方比例,1 t牛饲料配料成本大概在2 855~3 000 元/t,折算为1.4~1.5 元/500 g。而过期食品按称重计价来合算,以A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为例,1 t临过期食品大概在500~1 450 元/t。实验实施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地考量。实验结束后,若实施效果不佳,则通过建议反馈,找出现阶段的接受度超出预期的原因,完成漏洞补缺后再次试运营。③整合结果,制定直观数据图,探究该项目对厂商、司法监管以及自然环境的直接利处。
6 结语
现有对废弃产品回收利用的研究主要以废弃电子产品等具有较高的再利用经济价值、污染性较强的产品为主,而对于数量庞大、经济价值较低的废弃食品回收处理研究相对较为缺乏。
“环宝网”平台旨在追求将资源回收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彻底改变过期滞销产品处理难、处理不规范和处理不环保的过期产品的处理难点,拓宽对于过期产品处理的思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缩短过期产品运送至加工厂的距离,改善现阶段滞销过期食品的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规范引导过期食品进行正规再加工,对接市场过期食品供给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食物浪费量惊人:每年1 700万至1 800万吨[J].理论与当代,2017(2):55.
[2]刘大维,费威,尹涛.零售商回收与制造商处理过期食品模式下三方演化博弈[J]商业研究,2019(2):62-73.
[3]佚名.过期食品再利用成日本新兴产业[J].中国食品学报,2008(4):63.
[4]莫鸣,李亚婷.超市食品消费者赔偿投诉及其制度改进:基于208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84-89.
[5]曾艺旋,朱旭钰,孙敦振,等.食品垃圾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3):133-134.
作者简介:姜映辰(200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任美晨(200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