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2021-08-09 15:49:36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卢小婉
(潮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潮州 5210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最后系统探究了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包括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检测、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生化分析技术、电化学技术、蛋白质组成分析检测技术、免疫亲和色谱分析以及流动注射免疫法,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目前,农药相关化学药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人们对于食品农药残留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合理利用各种科学检测手段,严格检测食品内的农药残留,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为此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科学管理各种不达标农产品。
1 农药残留的危害
人们生活中所食用的各种食品,由于生物富集以及生物链作用的影响,农药相继在食品中残留下来。如水产养殖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会投喂各种存在一定农药残留的浮游生物,导致水产品中遗留下一定的农药残留。在各种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储藏以及运输过程中,若不对农作物及农药实施科学放置,则会使得两者接触频繁,产生农药污染。除此之外,因受各种农药影响,环境中形成了有害污染源,进一步增加了食品内的农药残留问题。农作物种植中的有机氯农药及有机磷农药残留会对人产生各种程度的危害。食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易引发皮肤组织、肠胃以及呼吸道的感染或中毒,使人们体质变弱,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食品,会使人体的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肝脏能力变差以及中枢神经紊乱等,甚至还会产生细胞癌化和细胞变异等问题。食品内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会导致人身体出现慢性中毒问题。随着残留有机氯农药在体内的不断积累,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脏系统造成直接破坏,产生恶心乏力、抽搐以及头晕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直接
死亡[1]。
2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田间大量应用各种农药,对食品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若人们食用的食品中存在大量农药残留,会使身体面临健康威胁。而农药残留超标,会导致慢性中毒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产生恶性中毒事件,威胁人身安全。市场中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等类型的农药是检测中的重点内容。农作物对于生长调节剂、抗生素以及化学农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如果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便会增加农药残留,为此需要借助科学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准确检测出各种农药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性,为人们健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3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究
3.1 前处理技术
农药残留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匀浆萃取法、索氏提取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方法以及超临界流体提取等。科学应用前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物质在不同试剂中的溶解情况和分配情况进行分离操作,提取其中需要检测的物质,并进行提纯处理(其中主要包括液体萃取和固体萃取),这样才能提升萃取工作的效果。其中固相萃取法是借助固体吸附试剂实现将液体样品中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的效果,随后再借助洗脱试剂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固相微萃取法是在固相萃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便快捷,无需萃取溶剂,更适用于分离挥发和半挥发的农药残留,但是定量结果误差较大。
3.2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
在农药检测工作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气相色谱-红外色谱联用检测法、气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等。该方法属于仪器分析法范畴,经过不断地发展和优化,检测模式相对完善,能精准判断农药残留,分析早期农药残留情况,检测农药中代谢物质和降解物质的含量。目前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主要被用于检测农药中残留的有机氯或磷。
3.3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农药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具有大量的混合性物质。农药残留的基本特征为热稳定能力较差、挥发能力较强且分子量较大。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无法对活性缺失物质进行精准判断。而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能在残留农药正式挥发前完成检测工作,从而获得精准的检测结果。其主要探究农药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以物质分配系数为分离操作基准,能精准判断残留农药的含量,掌握农药的各项参数。同时,还能够检测食物中的多种化合物,有效弥补传统检测工作中的不足。为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操作人员将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有机整合,直观反映农药的残留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电负性物质捕获电子的能力并根据电子流的测定判断农药类型。若农药化合物的浓度较低,判断难度增加时,需要实施富集浓缩操作,保障检测质量[3]。
3.4 生化分析检测技术
借助生化分析检测技术对食物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探究,可应用酶抑制法及酶联免疫法。
3.4.1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主要利用酶活性易受到有机磷和其他物质的影响的原理,从而明确农药残留的具体情况。若被检测食物中不具备有机磷农药,那么酶活性不会受到影响;但若存在有机磷性物质,可利用吸光度来判定农药的残留情况。例如,应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时,可根据吸光度曲线变化分析农药遗留情况[4]。在实验过程中,借助乙酞胆碱酶的催化作用及活性物质对有机磷的作用,明确农药残留的具体情况。该方法总体适用性较强,对样品无特殊要求,检测速度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直观结果,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生产企业中应得到有效地重视,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其检测精准性较低,检测药品无法回收再利用。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需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
3.4.2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在食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其原理是借助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分析检测目标。这种检测方法与抗原、抗体检测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的检测对象不同,一个是酶,另外一个是辅酶。酶联免疫法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物美价廉,检测用时较短且能够同时进行多次试验的优点,但是这项检测技术对试剂的选择性比较苛刻,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以至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判断,因此目前酶联免疫法在单残留物质的检测工作中应用更广[5]。
3.5 电化学检测技术
借助电化学检测技术中的电化反应就能对食物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该技术只需提取微量物质便可检测,可直接得到电信号。电化学检测技术的优点是易传递,设计简单、成本低、易于微型化和多元化、同时有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可选择,适用于自动控制和在线灵敏、快速分析,而且检测结果精准性较高,检测效率较高。目前,最常用的电化学检测技术为传感器法、电位探究法以及极谱分析法等。
3.6 蛋白质组成分析技术
蛋白质组成分析技术能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消费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其现代化发展程度较高,能检测出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数量以及基本属性,也能检测不同种类的农药,计算农药具体的残留量。比如,对转基因植物进行检测时,先对外源因素进行探究,从而确定农药的情况,再根据蛋白质的具体成分判断食物中农药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3.7 免疫亲和色谱分析技术
免疫亲和色谱分析技术能对农药的残留痕迹进行分析,对部分遗留量较少的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各项要素的偏差值。在操作中贯彻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则,把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获得精准判断,对被分离样品的纯净度进行剖析,提升分离的纯净度。综合应用色相谱分析法,充分凸显各个结构的内在特征,减少结构的相似度,提高农业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应用这项技术能有效避免农药挥发的情况,从根源处遏制假阳性问题发生的概率。同时,即使存在反应不足的情况,这项技术也能进行有效应对。
3.8 流动注射免疫法
流动注射免疫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了一定的先进性。该方法的操作模式是将抗体放置在一次性薄膜上,再进行固定操作。这种方法操作模式简单、效率高且检测灵敏度较高,能充分检测出食物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比如,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时候,只需要准备对应的抗体,直接检测抗体的情况就能获得直观的结果。但是,流动注射免疫法也存在检测准确性不高且回收率低等缺点,因此在检测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情况时,应该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估,保障检测的真实性和应用价值。现阶段,我国的检测技术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应加强实验和探究工作,不断优化这项检测技术的实施模式,确保其能够获得更加广泛地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时,可以在多样检测技术中进行灵活选择,农药残留检测作为一种重要、复杂的检测项目,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目标选择最佳的检测技术,最终得到准确检测结果,保障食品安全。同时随着整个时代发展,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会进一步诞生可以全面检测农药残留的技术,为食品检测领域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文洪,高宇明,易守敏.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食品界,2019(8):68.
[2]刘强,苏记红,冯园园,等.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J].食品界,2019(4):103.
[3]兰慧娟.食品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讨[J].饮食科学,2019(6):9.
[4]张岩,徐蕊.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食品,2019(5):138-139.
[5]李淑泉.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9(2):12-13.
基金项目:潮州市2018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专题10“潮州市食品检测公共平台建设”(2018SS21)。
作者简介:卢小婉(1985—),女,广东潮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仪器分析。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1号9幢2门1层2号(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