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香椿亚硝酸盐的研究

2021-08-05 11:27:59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丛云霞,丁世杰,杨 扬

(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 要:亚硝酸盐是一类具有毒性的含氮化合物。本文采用GB 5009.33—2016中的第二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通过比较6份香椿样品未清洗、清洗后、焯水后的亚硝酸盐变化,得出更健康的香椿处理方式,以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关键词:香椿;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是一类具有毒性的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日常食物中的鱼类、肉类、蔬菜中都会含有一定量亚硝酸盐[1]。亚硝酸盐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长期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有致癌的隐患。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2]。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

癌等[3]。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被称为“树上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利用建立的方法对6份市售的香椿进行测定,通过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合适的处理条件,为居民更健康地食用香椿提供思路[4]。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UV-2600);电子天平(赛利多斯 SQPQUINTIX224-1CN);粉碎机;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乙酸锌溶液(220 g/L);饱和硼砂溶液;对氨基苯磺溶液(4 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 g/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1.2 实验方案及样品前处理

1.2.1 实验设计

分别从农贸市场购买4份(编号为1~4),超市购买2份香椿样品(编号为5~6)带回实验室。每份样品均分为3等份,一份直接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一份用自来水洗涤3遍控水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一份焯烫1 min之后冷却控水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1.2.2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5.0 μg/mL亚硝酸钠使用液0.00 mL、0.20 mL、

0.40 mL、0.60 mL、0.80 mL、1.00 mL、1.50 mL、2.00 mL和

2.50 mL,置于9支50 mL带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 mL对氨基苯磺溶液(4 g/L)混匀,静置3~5 min后各加入

1 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 g/L),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

15 min,用1 cm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 nm处测吸光值,结果见表1。

1.2.3 样品前处理

每份待测试样均称取2份平行样品,每份均称取5 g左右,准确加入12.5 mL饱和硼砂溶液,加入70 ℃左右的水150 mL,混匀,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5 mL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摇匀,再加入乙酸锌溶液(220 g/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 min后过滤。过滤后,吸取滤液40.0 mL于50 mL带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2 mL对氨基苯磺溶液(4 g/L)混匀,静置3~5 min后各加入1 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 g/L),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 min,用1 cm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 nm处测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比较。同时做试剂空白[5]。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结果

取6份市售的香椿按照GB 5009.33—2016中的第二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表2~4所示。

由表2~4可知,从农贸市场、超市购买的6份香椿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但因产地、存放时间、新鲜程度不同,亚硝酸盐含量在100500 。清洗3遍能去除50%以上亚硝酸盐,其亚硝酸盐含量在50200 。焯烫

1 min能去除90%以上亚硝酸盐,其亚硝酸盐含量在1050 。有些人喜欢香椿清洗后直接蘸酱吃,这种做法不可取,存在一定的食用健康风险。

2.2 方法加标回收率

取同一样品各5.0 g,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标准溶液,检测分光光度法加标实验的回收率,结果见表5。在20.0~100.0 μg的添加水平,回收率在91.8%~98.0%,完全满足日常检测的要求。

新鲜香椿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直接食用,存在一定的食用健康风险。香椿焯烫后,可去除90%以上的亚硝酸盐,建议采用该种处理方法后食用。香椿味道虽然鲜美,但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消费者一次性少量食用为佳。

参考文献

[1]吴颖珍,黄秋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风险评估[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62-63.

[2]史小康.浅谈亚硝酸盐及其危害[J].现代妇女,2013(12):15.

[3]朱雨霏.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及预防[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5):34-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5]聂峰,吴迎春,陈德径,等.一种新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4):221-223.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1号9幢2门1层2号(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