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奶茶成为年轻人主流饮品原因探析

2021-05-24 11:14:45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奶茶成为年轻人主流饮品原因探析
  
  奶茶原为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自元朝起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历经印度、荷兰、英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不断演变以及改良,最终成为目前的奶茶类饮品。我国市场上的奶茶经历了鱼龙混杂的“粉末时代”,到CoCo、蜜雪冰城等品牌异军突起的“街头时代”,再到喜茶、茶颜悦色等网红奶茶店成为打卡必备的“新中式TEA时代”,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饮品。本文所讨论的奶茶为广义定义,即奶茶店里所售卖的所有饮料,包括奶茶、果茶、花果茶等,重点从其成分、消费心理、商家营销三个方面探究奶茶流行的原因,为饮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奶茶所含成分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三类饮品中,奶茶的主要成分为植脂末、羧甲基维生素(CMC)、葡萄糖、鲜奶精、蛋白糖、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乙基麦芽酚、炭烧咖啡香精、白砂糖、全脂奶粉、咖啡粉、红茶粉;果茶主要成分为,水果、糖、红茶、绿茶、乌龙、熟普洱等;花果茶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维生素B、茶氨酸、碳酸盐、矿物和低脂肪。研究认为,糖、咖啡因及茶氨酸三种成分会影响人体生理状况。
  
  糖
  
  人们常说“吃糖可以让人快乐”。这并非无据可依,科学研究表明,进食糖类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活动,并进一步调节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是一种与欣快和兴奋有关的神经递质,其分泌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感。
  
  据调查显示,不同品牌20款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在21~48g(以蔗糖计)之间,平均为35g/杯[1]。饮用一杯奶茶,人体可摄入大量糖分,通过神经系统促进多巴胺分泌。除此之外,糖类还可以分解代谢转化为酪氨酸——可以转变为多巴胺。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一般蛋白质摄入分解吸收酪氨酸。但是在蛋白质摄入缺乏时,人体内的糖类会通过分解代谢生成碳骨架,在转氨酶作用下生成酪氨酸,进而生成多巴胺,使人快乐。
  
  咖啡因
  
  很多人有晚上喝奶茶睡不着的经历,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奶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激发Ca2+释放的能力,从而调节了神经递质释放;并且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使人兴奋[2]。
  
  李海霞等人研究表明,小剂量咖啡因能够提高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的表达[2],提示一定奶茶的摄入或许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记忆能力,让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效率提高。
  
  茶氨酸
  
  花果茶中茶氨酸的含量丰富,茶氨酸可以使人镇定、松弛紧张神经。其机理为茶氨酸可以抑制咖啡碱(兴奋剂)的产生,逆转其兴奋作用[3]。实验证明,茶氨酸对易焦虑、易不安的人具有明显镇定作用。并且,同咖啡因作用结果相似,茶氨酸也可以增强学习记忆能力[3]。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一天摄入脂肪为67.5g,成年人每天可消费不超过500mL无糖奶茶,并且此摄入量对人体生理,尤其是情绪状态的调节有一定益处。
  
  奶茶在时代背景下具有的交际功能和对人的心理作用
  
  奶茶畅销于年轻人群体中,其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在学业或事业压力下,通过饮用奶茶给繁忙的学习及工作生活一些可以实现的自由。以甜味为主的各式不同口感的奶茶,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饮品的需求,让年轻人在快节奏中得到短暂性的放松,获得“快生活”中的即时幸福感。
  
  同时,在通过网络实现人际交流远超面对面交流的现实背景下,奶茶甚至已经晋升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利器”。作为一种受人喜爱的饮品,奶茶不仅仅保持了它的食品属性,也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送奶茶、请奶茶、在奶茶店见面成为一类新的社交方式,共饮奶茶已然成为增进同学、朋友、恋人间感情的一种新方式。
  
  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年轻人对于奶茶的认知、奶茶购买次数、奶茶对心情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共有466人完成问卷,部分反馈信息如下。
  
  本次调查中,83.48%的人赞成奶茶是当代年轻人主流饮品的观点,且73.79%的人有一周至少一杯奶茶的消费需求,同时,66.74%的人表示饮用奶茶具有一定的愉悦效果,仅5.58%的人认为完全没有效果,此外,88.84%人对于收到朋友、同学赠送的奶茶表示愉快。
  
  由此可见,奶茶已经不仅具有食品属性,而是在普遍意义上成为一种具有社会属性和时代属性的利于社交的一类饮品;奶茶店则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过去风靡的咖啡馆,成为朋友、同学、恋人约会见面的新场所。奶茶店和奶茶如今成为社交的一种新风尚,所具有的传递温情与惬意的直观心理感受也是其作为一种商品能够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之一。本文对于奶茶所可能具有的心理作用做了一定调查研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奶茶在作社交之用时,充分发挥了其社会属性,具有了食品属性之外的新的价值。
  
  商家市场营销所具有的影响
  
  奶茶能成为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主流饮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奶茶的包装,包括奶茶门店以及其品牌形象的包装。奶茶品牌众多,给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选择,而为突出自身优势并吸引消费者,产品精致化与个性化就成为商家的首要任务。奶茶门店各有独特的风格,但大多数门店会选择更符合年轻一代审美的简约风格,来迎合年轻人这一主要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和心理。奶茶店也可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二个图书馆,面积较大的奶茶店通常会提供桌椅还有书架,甚至提供小动物的陪伴,安静舒适的环境使得奶茶店成为部分年轻人选择度过休闲美好时光的场地之一。
  
  很多奶茶品牌依靠着突出自家卖点与营销的加持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类品牌。品牌的营销自然离不开新式媒体的运用,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特别是结合时事与热点进行宣传,例如曾风靡全网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热梗,商家便利用这一良好的宣传时机,纷纷引流造势。
  
  除此之外,奶茶店也常常推出联名款奶茶、季节限定奶茶,结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元素,来迎合与吸引年轻消费者。商家也会利用消费者的积极情感,导入消费新观念来带动产品销售。
  
  近年来兴起的网红地打卡是许多年轻人出门旅行的必备项目之一,于是便诞生了许多网红奶茶店,商家正在以各种方式迎合时代、迎合年轻人的需求,以进一步精致化的包装与宣传吸引消费者的前来,也正是这种精准应对需求的行销策略,使得奶茶行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奶茶则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饮品。
  
  总结与建议
  
  不可否认,奶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饮用奶茶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19年福建省消协会、福州市消协会发布的现制现售奶茶比较实验结果中,包含如今知名奶茶企业在内的38款奶茶平均咖啡因含量为107mg/杯[1]。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表示,每天摄入400mg以下的咖啡因整体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但人体于短时间内大量摄取咖啡因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例如,易怒、焦虑、神经过敏、失眠等现象。长期摄取超标的咖啡因还会增大引起骨质疏松的几率。大量咖啡因被医学界的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毒品,过度摄入会导致“咖啡因中毒”。咖啡因还会刺激胃粘膜,促进胃酸产生,持续的高剂量摄入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糜烂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4]。根据调查,一杯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含糖为35g[1]。人体的日常摄糖量超标极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5],人体中过度的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性和再生功能,使人的皮肤质感变差,易显衰老。
  
  目前市面上奶茶的成分还含有防腐剂与氢化植物油,过多饮用奶茶还会有其他消极影响。过量摄入防腐剂会增加患癌的几率,过量摄入氢化植物油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活力、加剧高血压、容易导致肥胖。本次问卷调查中,61.59%的参与者表示对于奶茶饮用有所顾虑,且在表示有顾虑的人中,87.46%的人担心奶茶会造成肥胖,57.49%的人担心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
  
  由于奶茶所含成分可以在生理上带来愉悦情绪,且在时代背景下,奶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交际品,具有了新的商品价值,加之商家多样的营销策略,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奶茶从众多饮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饮品。但由于奶茶制作过程中高糖的特性,以及近些年年轻人的生活态度逐渐朝向低卡健康的方向发展,追求美食与养生的统一。奶茶在长期的发展中可能会逐渐失去竞争力,若奶茶行业在现有基础上可以降低糖类添加或加入更多天然成分改善其营养价值、减小其负面影响,同时注意避免类似的广告、产品重复出现引起消费者审美疲劳,可能会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颖.40款奶茶检测出炉 网友称结果“太扎心”[J].中国质量万里行,2020(01):64-65.
  
  [2]李海霞,陈榕,周丹,吴良.咖啡因的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02):182-187.
  
  [3]龙门.茶氨酸对咖啡碱引起的小鼠中枢兴奋的抑制作用[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1.6.
  
  [4]薛山.咖啡因生理功效、脱除技术及研究趋势[J].食品与机械,2003(01):232-235,262.
  
  [5]申考.摄糖过量加剧心脏病危险[J].医学前沿,2014(09):68-68.
  
  赵轶诚  冯思远  史梦菲  柏雨岑  屈凯娜
  
  华中农业大学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纵横-《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1号9幢2门1层2号(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