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利角度看耐温巧克力和国内市场
□ 笪久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巧克力是很多人日常所喜爱的甜蜜美食,也是节日馈赠佳品。巧克力在常温下呈坚硬状态,放入口中却能够迅速融化,给人以丝滑愉悦的感官享受,这主要是由于脂肪(可可脂)在巧克力中形成连续体系使之能够在口中快速且顺滑地融化,从而提供特有的肥腴滑爽的口感。通常而言,巧克力中的脂肪会在约28℃时软化,在32~35℃下完全融化,故品质优良的巧克力具有“不溶在手、只溶在口”的特性。
然而,在物流和冷链体系不够完善或天气炎热的国家或地区,经常会出现巧克力软化、难以维持形状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巧克力的保存与销售。目前,我国巧克力市场仍然以外资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如耳熟能详的玛氏、好时、费列罗等,而国产巧克力品牌叫得上名字的寥寥无几。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耐温巧克力在研发专利方面的脉络进展,希望能够为国产巧克力品牌逐步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据统计,首次就耐温巧克力产品提出专利申请的是雀巢公司于1961年提交公开号为GB1000159A的专利申请——要求巧克力具有自我维持的糖骨架,在超过30℃时不粘连在包装纸上。该专利申请提出了巧克力基于糖骨架耐温的机理,即表面耐热而糖骨架内核不耐热,这是耐温巧克力在原料和工艺方面进行的双重改进。原料改进方面,日本工业科技院于1970年提出巧克力添加剂——添加到巧克力中能使其具有光泽度好、耐热等特点;明治公司于2002年提出在油脂糕点面团中添加1.2%~1.8%重量的高熔点甘油三酯类,其不仅能够获得口溶性好的油脂类糕点,还能在35~42℃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热保形性。
首次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耐温巧克力专利申请的国外申请者为玛氏公司,其于1992年提出的专利申请(CN1065186A)涉及工艺改进。该专利强调不引入外来物质,而是将调和巧克力与稳定的油包水乳液混合制成耐热巧克力,耐热机理主要是油包水形成的耐热体系。随着国外巧克力品牌不断进军中国市场,国外申请者在华就耐温巧克力陆续提出申请,在牢牢把握市场份额的同时,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遥遥领先。
国内申请者最早提交涉及巧克力耐温性相关专利申请的时间为1988年,由江西师范大学提交。此专利以一种代可可脂的制备方法为突破口,其产品熔点为34~38℃,该巧克力配料有效提高了巧克力的耐温性。这一专利与日本工业科技院于1970年提出的巧克力添加剂相关专利具有相似性,均是从代可可脂这一原料入手对巧克力的耐温性予以改进。
金帝巧克力曾一度被誉为国产巧克力“一哥”,其于2016年提交专利申请(CN204969273U)——对巧克力制品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具有由内到外的4层结构。该专利虽为实用新型专利,但对于每层结构的组成均涉及发明专利内容,并对巧克力耐温性进行了系统阐述。然而,该企业耐温巧克力的专利数量有限,时间跨度较大,并未形成系统规模。梁丰食品的“金莎”牌系列巧克力因其优异的品质而出口多个国家,深受外商的支持和认可。遗憾的是,梁丰食品仅就巧克力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提交了专利申请,鲜有发明专利申请,更未就耐温巧克力申请相关专利,这一现状也是国产巧克力行业创新不足的印证。随着雀巢收购徐福记、好时将金丝猴收入囊中……巧克力洋品牌逐步完成中国本土化布局,使国产巧克力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挑战。
近年来,虽然我国巧克力消费市场增长迅速,但与国外相比,人均年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及西方国家年人均消费量的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巧克力消费量将会进一步扩大。笔者认为,国产巧克力质量方面的差距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故提升质量是关键。经营者可以市场口碑为导向,针对国产巧克力企业在耐温巧克力生产技术、原料品鉴、产品储存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加大投入,实施自主研发与对外引进相结合的策略,积极与国内外巧克力专业机构合作,创新巧克力产业技术,从而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