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关于承接政府项目的思考
某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关于承接政府项目的思考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渐关注,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于近年高速发展,很多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承担一部分政府抽检项目的工作,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目前,我国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形成小而散的现状,以承接政府项目为主要探讨对象,汇总并总结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原因和措施。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不再仅局限于简单的物质需求和享受,而是对自身安全、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而随着国内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人们深入思考,以及环境污染、PM2.5浓度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焦虑,人们对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国民生活得到了长足的改善,然而GDP的快速增长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食品安全便是日益突出的一个。有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学校集体中毒等事件一个接一个惊悚案例使得国人越发担忧起自己能不能吃上“安心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抽检的力度越来越大。抽样计划制定不合理、抽样过程不严谨、运输方式不科学,都会对抽样后的检验、检验报告的最终结论带来严重的影响。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过程中,规范性和抽样代表性决定了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公正性。
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食品抽安全抽检程序如下:制定抽检计划、确定抽检机构、实施抽样计划、检验机构接样、检验机构检验、出具最终结论、检验结果上报。
政府抽检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检验检测行业的基础就是资质,没有资质,就没有开展检验检测业务的法定条件。检验检测公司或组织在开展业务之前必须拿到相应的CMA资质,本人所在省份资质认定方式是以产品认证为基础,产品类别项下套用方法标准的规定进行资质认定,这样就导致各个第三方食品检测资质列表特别繁多,检测资质能力界定不清晰,乱象丛生;还有大部分省份是以检测方法认证资质的,此种资质认定方法对于资质能力比较清晰,资质列表少,利于检验检测公司或组织的正常业务运行,也利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检验检测公司或组织的监管。
食品检测行业发展迅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近年来呈现出低价竞争、恶性竞争,行业呈现“小、散、弱”的局面,缺乏公信力等问题突出,一味的低价就没有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而消费者根上的需求是好产品,是高品质的产品。企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把他们逼出中国,到海外去狂购。在买卖市场里,当然要挑便宜的买,可关键的问题却是,客户也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出现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客户的错误现象。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抽检工作中重要的检测和判定依据,是食品抽检工作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中国推行的食品标准,基本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然而标准起草部门涉及较多,若审查把关不严格,则会导致食品安全在推广过程中协调性较差,出现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内容不统一。 [1]食品标准更新慢、更新不及时、发展滞后、不同标准间食品分类系统的不统一、分类界限不清晰、检验方法使用不准确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一些检测项目没有检测方法,或者检测方法不适用,或某些检测项目因为没有限量而无法判定等问题。 [2]
2019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涵盖34个食品大类、150个食品品种、259个食品细类,共抽检133.96万批次,每年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食品安全抽检方面,从国家到县区的相关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如此巨大的抽检任务到底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呢,对社会产生了多少价值?首先任务开始的抽取样品工作,抽取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出现重复抽样的现象,抽样过程是否规范;其次检测项目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等文件,从中挑选部分或全部检测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般会挑选部分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挑选的检测项目对不同的样品并不是有完全的针对性,又对整个社会提供不了相应价值的检测结果,所以社会并不会为价值少的检测结果买单。
我国形成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中央和地方各有分工,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监管碎片化、政府与社会监督不平衡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在这种分管监管模式下的“分解式”管理不能形成联动、协调贯通的环节,部门间缺乏沟通和信任,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能否在今后抽检工作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关系到食品安全监管基础的稳步巩固,是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篇大文章中的重点章节,也是一大难点。 [3]
食品、农产品抽检的结果和上报近年来以各地市和国家的各种信息上报系统为主,过去抽样检验信息系统种类太多,市场监督管理局中有国抽信息系统、省抽信息系统、市抽信息系统,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县抽信息系统,农业农村厅也有其信息上报系统,各种系统很多而且使用复杂,结果录入非常费时费力,准确性差,抽样单信息的错误率高。近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上线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为各省各市各县的结果上报提供了统一的信息上报平台,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比如结果录入工作量依然巨大,后台限量、食品种类、标准的维护仍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从而提高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建议和解决方法
第一,按照“统一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数据汇总分析、统一结果利用”的“四统一”原则,发挥市级“指挥棒”作用,做好抽检工作的统筹领导、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数据汇总分析、结果利用等工作。第二,科学制定抽检品种、检测项目。结合地区公众饮食结构、消费习惯、种养殖和食品产业特点,特别是食品安全突发热点和往年抽检反映出的食品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抽检计划,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在统计学上客观全面反映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第三,检验检测行业需要政府机构的监管,从行业的入口资质的管理,到检测运行过程中的监管,到检测后的质量把关、飞行检查,全程都需要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管。净化行业市场秩序,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的监管。第四,健全完善食品抽检工作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是从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点多面广、形势严峻等阶段性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监管工作实际,优化工作流程,采取的重要监管手段。第五,加大对违规违法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处罚,对出具虚假数据、伪造数据等情节恶劣的检验检测机构和个人,严厉处罚。加强核查处置力度。
综上所述,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监管上的严管、资质上的审核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对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的发展将起到基础性的促进作用。食品抽检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抽检监测的靶向性、科学性、系统性,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俊,罗丹.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05(3):4-5.
[2]唐秀丽,阎霞. 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其对食品监管工作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年4月第44卷第4期
[3]邵培,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角色作用研究
盖丽丽
山东蓝城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