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和常用的检验检测措施

2020-07-28 12:46:49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和常用的检验检测措施
  
  在某类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有可能被重金属污染的情况,比如工厂的环境污染或原材料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无法被正常分解,会长时间停留于人体内,这对人体的各类器官以及神经系统都是较大的威胁。如果加工厂过分追求效率与低成本,无法保障无菌工厂与高品质原料,就有可能对使用过该食品的顾客带来伤害。因此,为规范食品市场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应大力加强对食品加工生产的检测与审核。本文主要探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希望能给相关检测提供技术方向。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头
  
  一般来说,经常会有在矿山、火山地震带等特殊地带生活的动植物被食品加工厂采购进行食品加工。这些动植物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被污染了的土壤、水源、大气等恶劣条件下,体内富含了铅、铬、汞等有毒金属,原材料自身的重金属污染底值已然很高。
  
  其次,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废气、工业废水等被排弃到大自然中。这样一来,人们进行农业活动时使用的有可能就是受到污染的废水或污水进行灌溉。加上肥料、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重金属元素更加污染了土壤与水源,以及种植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被做成食品,便极易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
  
  最后便是化学试剂——食品添加剂。国家一直都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明确用量及标准,食品加工厂如果不按照国家规定,随意添加过量的添加剂,就有可能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污染。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验方法
  
  第一,可以利用金属中蕴含的生物制剂以及其可以染色的特点,在加入特定金属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反应后,得出一定的颜色或变化,进而由此变化判断出该食品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深度。该方法较常规也较便捷。
  
  第二,可以使用重金属检测试剂,将检测试剂与待检测食品相融合,在出现特定颜色后进行颜色深浅的比对,由此判断出该食品中的重金属深度。再使用分光光度法确定该食品重金属的含量。
  
  第三,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当前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较为新型且先进的技术,具有金属敏感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势。该技术不需要提前对待检测食品进行太多处理,进而有效提高检验效率。该技术在海外国家的食品样本的检验与处理工作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应用。
  
  原子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两种。通过名称便可得知,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原子吸收的原理来实现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的,但区别在于使用的技术,一种是火焰一种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等优势。较其他新型检测技术而言,该方法发展时间长、技术应用较为成熟。因此,在食品重金属检测实验室遇到浓度较高的重金属时,都希望用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正确率高。特别是石墨炉式原子吸收光谱法,更成为了我国众多食品检测企业的首选。但石墨炉式原子吸收光谱法不适用于耐高温的重金属,若有耐高温的重金属蕴含在食品里面,该方法是检测无效的,多元素同时检测的准确率也不高。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则较适合用于浓度高的重金属食品中,对浓度较低的重金属食品,它的检测成功率不高。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无法对多元素的重金属进行检测,而原子发射光谱法则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缺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同时检测多元素重金属的性能,同时选择性极佳,线性范围广。原子发射光谱法一般使用的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在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当下,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我们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安全与检测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机制。深入研究有效检验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技术与方法,提升我国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的能力。
  
  胡文娟
  
  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8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75303号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主办单位名称: 北京中商富安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值班电话: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