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孙宝国委员:加快细胞培养肉发展战略部署
孙宝国委员谈到,人类亟需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肉类生产方式,以满足未来人类的肉品供应。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对细胞培养肉产业已经开始谋划布局。近年来,欧洲和美国明显加快了细胞培养肉的市场化进程。
对此,孙宝国委员建议加大细胞培养肉的研发投入,解决关键技术难题。针对细胞培养肉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种子细胞的高效获取、细胞大规模快速增殖、细胞的诱导分化、细胞培养肉的加工、产品的风味、质构、营养以及生产设备等,鼓励开展科学创新研究,推进细胞培养肉的研发进程。将细胞培养肉的研究纳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国家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规划,对技术基础雄厚的科研单位加以重点支持,对在细胞培养肉市场化发展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速细胞培养肉的产业化进程。
孙宝国委员建议建立和完善细胞培养肉产业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议借鉴欧盟的管理方式,将细胞培养肉定性为新食品原料,依据我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建议借鉴美国的监管职责分工体系,加强对种子细胞供体动物的安全性和细胞培养肉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对细胞培养肉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对细胞培养肉生产中没有安全使用历史的组分、新的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在产品安全性和营养成分评价方面形成一整套独立的标准体系和客观的监管体系,促进细胞培养肉产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针对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体系制订专门的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涵盖种子细胞获取和鉴定、种子细胞库管理、细胞增殖、细胞诱导分化、细胞收获、细胞后加工、支架材料制作、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细胞培养肉生产全过程。
孙宝国委员建议,开展公众科普,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细胞培养肉。多渠道多角度对消费者开展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对细胞培养肉的正确认知,提高细胞培养肉的公众接受度。建议对细胞培养肉的标签标识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制定出既能够客观描述细胞培肉本质,又能够与传统肉品有明显地区分,同时又有良好公众接受度的标签标识。
目前,细胞培养肉已成为国际肉类食品研究的热点,得到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可能解决未来肉品供应问题的新型肉类生产方式,主要通过动物肌肉干细胞的体外大规模、低成本组织培养实现,生产过程主要分为种子干细胞的分离获取(干细胞分离和鉴定)、干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增殖、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培养肉的收获和分离、食品化加工(风味、质构和营养)五个部分。
孙宝国委员谈到,我国细胞培养肉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对食品营养风味的需求更具多样性,不仅要开发与欧美国家相似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自主创新。因此,进行细胞培养肉相关的研究对打破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保障我国未来肉品供应、占领人造肉生产技术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6-29)孙宝国:建立五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 (2015-03-06)两会:打破乳品行业“寒冬”,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倍感鼓舞
- (2020-05-22)【聚焦两会】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食用野生动物或宠物拘留10~15天
- (2020-05-25)【聚焦两会】习近平讲了段扶贫往事,会场一阵笑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