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经济转型,促可持续发展
—记《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报告在京发布
图1 挪威气候变化与森林倡议主席 Per Pharo
2019年11月22日,《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发布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挪威使馆、丹麦使馆、欧盟使馆等在内的政府部门代表,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在内的非政府组织代表,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等在内的工商界联盟代表,以及学术、企业、政府的诸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目前人类每年因生产与消耗粮食和土地而承担的环境、健康及发展等隐性成本达12万亿美元,且如果该情况继续保持,这一成本会增加到16万亿美元。2019年9月,土地和粮食利用联盟(英文简称“FOLU”)发布了题为《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的全球咨商报告,首次评估了全球范围内粮食和土地利用系统转型的收益及不作为的巨大成本,号召全球各界领袖马上行动,推进经济转型。该报告提出以十大关键转型为核心的具体改革议程,希望能大幅减少对人类和地球的危害。
粮食安全已刻不容缓,全球各国须做出行动
身为报告的主编和主要作者,挪威气候变化与森林倡议主席Per Pharo发布了《粮食与土地利用联盟的全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提出的10个转型包括(但不限于)保护和恢复自然和气候、投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广多元化和健康的饮食、减少浪费和振兴农村经济等。
当前,全球面临着可持续性的挑战——虽然目前全球的粮食和土地能够在养活现有人口的同时提供足够的营养与合理的饮食,但是粮食和土地利用系统约排放了全球30%的温室气体,是森林和其他自然栖息地被破坏的首要原因。Per Pharo感慨道:“在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没有系统性的权衡——即使全球人口增加,也有足够的土地来提供营养,同时能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更高质量、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报告》呼吁,要采取集体行动,释放高质量粮食和土地利用系统的潜力,包括通过政策改革、国家主导的行动和公众的参与来支持关键的转型。
图2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方莉
尽管目前全球已有很多关于粮食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但规模仍需扩大。“通过阻止和逆转森林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淡水和海洋的健康和生产力,人们可以不必再侵占自然,也能实现健康和发展。事实上,人们能够从农业中节约15亿公顷的土地。”Per Pharo如是说道。
现如今,全球各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按照原本的经济发展方向,最终生态环境将被大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会变得千疮百孔。因此,急需寻找到人与环境及经济发展方面的平衡点,即找到一种方式在包括粮食、食品安全、环境等多个方面保持平衡的政治决策。虽然这一行为极具挑战,但全球各国都有义务让世界变得更好。
“虽然《报告》具有全球性,但是其内容涉及到具体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粮食和土地使用联盟中国和印度项目协调员顾惜思表示,“中国已经在粮食和土地利用的许多领域,包括生态保护、造林、扶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14亿人口。但中国同时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缺水、栖息地丧失、土地退化和肥胖率升高等众多挑战。此外,食品浪费也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巨大问题,而FOLU可以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FOLU,因此我们可以帮助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希望在接下来的合作中,FOLU能够同世界各国一起改变食品和粮食的利用方式。”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方莉博士说:“这份开创性的《报告》阐明了相关粮食和土地利用系统的转型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中国可以且应该采取行动,力争成为该领域的创新领导者,为了健康的中国,也为了健康的地球做出努力。”
从实际出发,探索报告可行之处
《报告》发布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文良,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技术中心处处长杨礼荣,斯德哥尔摩应变与发展中心学科主任Fabrice DeClerck,新希望集团首席品牌官兼党委书记安峰山,以及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石嫣分别对《报告》进行了评价。
图3 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转型’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词,”吴文良表示,“十大转型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也具有真正的国际视野。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做到十大转型中的3个,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故各国领导人有必要了解这一《报告》。”杨礼荣说道:“《报告》的编写团队参考了许多资料,尤其是将国际公约中相关的目标与愿景考虑在内,并给出了定量化数据,这对于各方理解《报告》内容很有帮助。虽然粮食安全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方面,但是通过该《报告》,我看到了中国对粮食与土地利用系统的研究方向。”Fabrice DeClerck发言说:“阅读《报告》时,我在考虑如何界定食品的界限,其一方面要有利于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则要制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红线。因为人们不光要保证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还要实现气候安全和环境安全,所以为了实现这种综合性安全,各部门之间要打破交流隔阂。针对气候、粮食、营养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其一需要制定全球目标,其二则需各国制定实现目标的本国路线,并以此打破领域之间及政策制定的分割界限。”
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和谐生态圈,但是现有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速度已逐渐趋于环境的临界线,所以必须对土地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安峰山诚恳地说道:“《报告》提出的十大转型给出了关于探索粮食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解决方案,即通过给人类提供更多、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减少粮食和土地的浪费与损失,以及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与利用等来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并以此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永续发展,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看到《报告》后,石嫣感慨万千,她表示:“10年前谈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多侧重于农业的生产方式变革,但现在更多地是谈论系统性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制度有所差异,所以我认为接下来可以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供给如此众多的人口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以及大幅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从土地、粮食生产到粮食消费及回收等等,《报告》中谈论的议题十分广泛,也给与会人员以众多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产生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规划之中的案例。
关于报告:
《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在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土地报告》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报告》及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最新的分析。报告中的10个关键转型涵盖4个主题:健康饮食(有营养的食物)、高产和再生农业、保护和恢复自然、健康和富饶的海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蛋白质供应多元化、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建立本地循环和联系(更广泛的选择和供应)、数字革命、改善农村升级、性别和人口(人人都有机会)。
关于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
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成立于2017年,由众多志愿投身于对粮食生产消费及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转型的机构和个人组成,志在共同守护人类、自然和气候。联盟支持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关于实现宏伟整体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的共识,并与粮食、农业、生物多样性、土地和能源联盟(FABLE)合作,基于其在20多个国家的工作基础,建立可持续粮食和土地利用系统长期有效发展所需的数据和模型基础设施。
联盟的中国平台于2019年开始运行,将支持国内外加强生态保护、改善健康、可持续性和乡村繁荣。
联盟全球核心合作伙伴包括:非洲绿色革命联盟(AGRA)、斯德哥尔摩粮食论坛(EAT)、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SYSTMEIQ、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