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无小事,安全挂心间
—记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 张聪 王翠竹 本刊记者
以“促进公众树立健康饮食理念,提升消费信心,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责任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监管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为宗旨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China Food Safety Publicity Week),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6月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条途径,面向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普及科普知识,因活动期限为一周(视主题日的丰富程度而适当延长),故称“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图1 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
6月18日,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启动。本届宣传周仍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网信办、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民航局、共青团中央、中国贸促会、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等23个部门共同主办。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肖亚庆在发言中指出,要通过宣传周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监管、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着力加强监管执法,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力强化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防范化解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市场监管部门要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作为食品安全工作新的起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在现场检查、监督抽检、执法办案等各项工作中依法严惩重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监管,切实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双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严格落实“处罚到人”的要求,督促企业树立尚德守法意识,用良心做食品。三要加大“餐桌污染”治理力度,在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校园食品安全、保健食品专项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食品安全。
来自地方政府、食品企业、社团组织、科普宣传、中小学校的代表结合各自领域的工作作了主题发言,阐述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义务、创新探索,为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做出努力。
携手并进,共筑食安防线
6月18~30日宣传周期间,国家层面先后开展了法律法规宣讲、道德诚信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科技成果展示、技术技能培训等50多项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各地也同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督促落实监管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教育部: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四个最严”为指导,以师生健康和“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图2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肖亚庆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质量安全为先,加强诚信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司法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努力为保障食品安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农业农村部:让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在推进质量兴农的征程上迈出坚定的步伐,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图3 食育课活动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共筑法律防线,共建诚信社会,食品安全让人民更满意,让旅游更精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宣传教育,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
海关总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使命、守护国门,以实际行动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市场监管;良法善治,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坚持“四个最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广播电视将以荧屏声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尚德守法氛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共同构建美好生活。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担和他律作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助力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食以粮为主,粮以安为先。强化粮食质量管理,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用林产品,让人民群众吃得更为丰富、更有营养,更加健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注机上餐食,提质量、保安全,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
共青团中央: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尚德守法,维护食品安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食品安全,国际共治。中国贸促会愿积极推动中外工商界加强食品产业合作,分享管理经验,确保食品安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辟谣力度,努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科学素质。
中国铁路总公司:“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营造高铁时代新生活,展示网络餐饮新体验,铁路食品安全高质量伴您同行。
开创新时代食品安全公众科普新格局
6月20日,以“智‘惠’好生活 食安更健康”为主题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巡视员兼科普部部长陈维成,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李东,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学校、社区的消费者和食品企业代表近200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刚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7次,每年的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将食品安全科普服务百姓美好生活落到实处,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食物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更能够对人们的情感、行为和精神状态产生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状况得到了改善,而近年来由于食物认识误区、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让人们吃的更营养、更健康、更科学,以“吃”的实践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食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食育”活动。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践行食育的国家,其于2005年制定《食育基本法》,并将“食育计划”推广到全国;美国针对儿童肥胖问题提出了“从农场到学校”活动;此外,英国的“食品两星期”活动、德国的“公共厨房”、丹麦的烹饪课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食育”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的“食育”经验,联合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建立完整的“食育”体系,改善我国国民的营养健康问题。
为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全国30余家学/协会、学校、企业、媒体等单位,在主题日活动中共同倡导、发起了“食育科普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以“中华饮食为根,构建包容、开放的食育体系;以科学为基础,启动多方联动工作模式;以兴趣为导向,多轨并行创新食育方式;以健康为靶向,助力健康中国食育先行”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食育”在我国的创新发展。
随着“食育科普创新战略联盟”的正式发起,“联盟”的首个落地活动也在活动现场的科普互动体验区开展,来自杭州食话的老师为丰台铁十一小学的近30名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食育”课,让孩子们在吃和玩的趣味实践中感受食物带来的无限魅力。活动中,开展了食品安全“进社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讲座活动。腾讯科学频道负责人何建红以“科普辟谣的智能化探索”为题,与消费者分享了“食品谣言的那些事儿”。“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大咖谈”环节则邀请到了北京工商大学曹雁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副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博士,食品专家们以厨房、果蔬这些与百姓生活密切关联的场景和食品为切入点和大家分享了食品科普知识。曹雁平教授介绍了“食品无添加”的是与非,范志红副教授介绍了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钟凯博士谈了果蔬的趣事。活动最后,专家们还针对“爸妈的朋友圈”等热点话题,以聊家常的形式同大家进行了互动与讨论,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社会共治与资源共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讨会于同日同地举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风险预警和标准处处长郝明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日本横滨合味道纪念馆馆长、原日本方便食品工业协会食育推进委员会委员长筒井之隆,食品行业资深研发人员云无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浙江工商大学副研究员柯李晶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食品科技界、产业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参会。与会者围绕此次研讨会的主题——“社会共治与资源共享”展开了深入探讨,对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公众科普出谋划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在活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开展了许多探索。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代表学会作了以“凝聚行业力量,推动食育科普”为题的报告,同与会者分享了为什么要做食育,以及如何真正推动食育与科普的发展。中国的食品市场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从长期关注底部的价格竞争,到适应中产崛起及年轻一代多元化需求的价值竞争,“安全与健康”既是必须关注的主题,更是产业价值的增长点。在历经4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进入了安全与健康并行的时期。“风险交流是短板,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渴望。”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食育与科普的四个关键点,即“有人”——专业的人,以科普的语言表达专业的话;“有势”——将和平时期的科普和危机结合起来;“有声”——要有话语权,就要形成科技界的同盟军,媒体要传递科学正能量;“有为”——要将食育、科普工作落到实处,让消费者受益。
食品行业的科普,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食品行业资深研发人员云无心凭借10多年的科普经验,以自身的独特视角为与会者提出了食品行业做科普的方向。在他看来,企业不要把目光仅局限在自己身上,做科普的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发展。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做科普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即在企业还没有发生危机的时候就应该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如此一来,一旦出现问题,在与公众进行沟通时会更加容易。云无心提醒,科普工作当中,企业在与科普人士、科普媒体、科普平台合作时,应尊重专业性。云无心总结说,食品行业要怎么去做科普才有效?第一,言必有据。“这个依据打哪儿来?”一是国家标准;二是权威机构指南;三是高等级学术论文。第二,在解读自身相关研究时一定要克制。如果把一个科研成果进行了夸张解读,那么行业专家人士则会把你作为一个辟谣的靶子,科普效果或适得其反。
日本横滨合味道纪念馆馆长、原日本方便食品工业协会食育推进委员会委员长筒井之隆就日本食育经验进行了分享。筒井之隆谈到,日本食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卫生、农业、教育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支持,200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世界上首个食育基本法。食育基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国民掌握正确的食品饮食习惯,以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在行业方面,企业以开设博物馆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科普。例如,日清开设的合味道纪念馆。在这个展示馆中有很多创新空间,少年儿童可手持探险笔记本在其中寻找方便面的秘密,还有专门人员用连环画剧的形式介绍方便面。此外,在合味道工厂展馆中孩子们还可以手工制作拉面。
“食物像一把钥匙,是通向自然,通向内心的一把钥匙。”杭州食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敏则在《感官食育实践分享——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为与会者带来了国内“食育”科普实践的分享。吴敏认为,通过训练,提升感官敏锐度,拥有选择食物的自主权,从吃的健康到吃的愉悦。吴敏介绍,正向的价值引领,必将为食研科普工作带来新的创新可能性。在她看来,体验互动和单一灌输是不一样的,能力建设和知识的单向传达也是不一样。她希望,选择更加有利于受众接受的方式,一是有趣,二是有效。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