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十九大报告看食品安全快检产业的机遇与发展

2018-02-06 15:56:22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戴永伟 俞群英 福州佳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健全食品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具体要求。《“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求省级检验机构快速开展和补充检验检测方法,要求食品产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具备对化学污染物、农兽药残留、常见微生物等指标的检验能力及快速定性检测能力。显然,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市场建设有望提速,食品安全快检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隐忧尚存
    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道防火墙、第一声预警铃。自2003年快检设备走进农贸市场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猪肉水分含量等项目的检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陆续明确了快速检测工作的法律地位和职能所系,经过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等部门的持续努力,食品快检在“服务千家万户,保障安全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食品快检常态化的广泛应用,也显露出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从区县市场监管局看,囿于监管边界设计,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各自为战、各有一套,导致行业分割、信息阻碍,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建设呈现“划地为牢”的现象,制约了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检测成效的提升和发挥。
    第一,重复性建设,利用率不高。产地、集散地和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以及生产、加工环节等都属于食品安全监管通俗意义上的源头范畴,市场监管、农林、水利等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各自推动检测设备、体系的打造与构建,形成条块性布局,互不隶属。各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在快速检测产品推荐和检测能力验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上“各有一套”,与快检技术有类无域的特点相左,通用但不能统用,应人为形成行业分割。例如,农业部每年开展水产品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产品现场验证,使氯霉素指标检测等相关产品广泛应用在养殖户水产品追溯点,但止步于农贸市场流通环节、餐饮服务加工环节,且后续环节的现行快检项目也未全面涵盖上述水产品及指标。
    第二,低标准运行,专业性存疑。作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快检工作的承接载体主要侧重于市场经营主体,如农贸市场举办方、养殖户等的自我检测,而非第三方的专业机构、权威的监管检测部门,且运行费用需自行承担,检测人员门槛低,专业性、持续性、客观性受到利益牵扯、能力考验,快检工作运行水准以及预警实效都打了折扣。同时,快检结果“假阴性”、“假阳性”现象较为严重,对人员素质、操作水准具有一定要求,加之检测期待值低、财政与政策支持缺位等各种因素,导致快检工作构筑的食品安全防火墙存在“跑冒滴漏”隐患。
    第三,点位式应用,效费比弱化。食用农产品鲜活易腐、难贮藏、产品规格不统一、流通性强,快速检测方法有利于及时锁定问题食用农产品并做好处置工作,起到定性筛查、风险预警作用,但并不能直接作为执法依据。与《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版)“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的禁止性规定相比,《食品安全法》(2015版)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二款“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检验。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进一步为快检结果的后续处置提供差异性途径,这也是快检工作法律地位的直接体现。但快检与“法检”,即监督抽检,在操作规范、跟进处置上的有效衔接、实时联动,全国范围鲜于见到事例报道,往往止步于风险点位—对市场举办方自行开展快检的不合格食品的后续处理采取“停止销售”、“自行销毁或作无害化处理”等类似的休克疗法。由于快检结果仅限于部门认定,并不能出具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导致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两端“剃头挑子一头热”,往往面临跨部门、跨地域重复检测的问题,与大数据应用趋势和要求相悖。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水利部门水产品快检结果、农业部门农产品快检结果在相关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面临认定的尴尬处境。同样,批发市场中的食品快检结果在农贸市场、餐馆等各流转环节也不具有证明效力,呈现“划地为牢”的现象。
    发展机遇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隐患风险依然存在。《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的修订,要求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网络体系;加快检验检测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强化过程控制,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此外,食品安全工作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苏丹红、毒胶囊、塑化剂、三聚氰胺、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幅降低。而随着大气、水土污染治理方案日渐浮出水面,食品安全已成为关乎百姓生活质量的热点民生问题。相关机构研究预测指出,受益于政策东风,2018年政府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的新产品采购需求将大增。随着监测网点扩大和检测设备更新换代,“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应在300亿元以上。事实上,目前政府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量并不大,其通常委托政府直属的实验室、检测机构或高校进行检测。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政府监管趋严,在食品生产上游环节的企业采购将成为市场新亮点。
    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出台,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食品安全的保障依靠从食物生产、加工到销售等整条产业链的监测和监督,我国食品检测的力度、网点的设置、仪器的配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相关企业应当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争取赢得市场。
    目前,我国正努力促进科学检测仪器、试剂向着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依赖进口、跟踪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励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转变,企业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变。围绕保障食品安全的需求,大力推进检测仪器、试剂专用化、小型化和便携化研发,提高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率,壮大我国检测仪器产业。
    当下,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普通百姓的重视,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所以要竭尽全力生产安全可靠的食品,在流通中对食品的质量进行监督,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商机。监督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需借助食品检测仪器对食品的安全性质量进行把关,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需求必定会促进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可以预见,食品检测行业将迎来又一轮的发展机遇。
    砥砺前行
    福州佳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应国家发展要求,努力担当起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稳定尽全力的职责使命。福州佳宸研发、生产、销售“安全、快速、准确、灵敏”的食药品安全、农业安全等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持续优化并深入创新产品。福州佳宸拥有“理化检测试剂、胶体金检测卡、酶联免疫试剂、肉类DNA鉴别试剂、微生物检测试纸”5个创新产品技术平台;国内首创中药材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北京、山东、东北三省、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大部分省市药监系统广泛应用。福州佳宸的产品研发形成系列、系列形成组合,研发生产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快筛试剂盒、奶牛乳房炎(CMT)检测试剂盒”曾获得相关部门在其系统推荐。目前,福州佳宸的产品已全面服务众多企、事业单位及检测机构,并且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历经多年发展,福州佳宸先后获得多项外部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面对机遇与挑战招募更多的事业合作伙伴,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前进。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机遇 产业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