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庄镇西棋盘村开启发展新征程
全村大聚餐,共谋新发展
偏僻小山村从此告别泥泞和水窖,开启发展新征程
刘华 本刊记者 傅绍良
11月15日,对泉庄镇西棋盘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00平的新建文化广场上,摆满了餐桌,200多位村民或打扑克、或拉二胡唱红歌、或聊着家常……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十分热烈。
大锅煮全羊,全村大聚餐
中午12时许,随着村支书王恒全的一声“开席”,11口大锅同时开启锅盖,热腾腾的全羊汤一盆盆端到了饭桌上,香气弥漫着整个山村。
“今天是村里的大喜日子,硬化户户通、自来水和文化广场竣工,村民们主动要求庆贺庆贺,杀了8只羊,支了11口大锅,就在文化广场上摆露天席,加上邀请的一些贵宾,一共25桌。”村支书王恒全说道,“就餐所有的费用都是村里出去的老板资助的,今天他们也都回来了。”
“今早上八点多就过来了,和几个老伙计拉拉二胡,给大家祝祝幸。”李文秀大爷拉完《贵妃醉酒》后又拉起了《马大哈喝酒》。
水路户户通,棋盘新画卷
西棋盘村,位于泉庄镇西南4公里处的一个自然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全村110余户村民,历代趟着泥泞路种植传统农作物,喝着储存在水窖里的水,生产生活极不方便,更导致了发展上的落后,村里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
泉庄镇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奠定发展基础,通过多方筹资,硬化道路1.7万平,铺设自来水管道1.8万米,让家家通上硬化路,户户通上自来水。同时,建设600平文化广场,配备建设器材,让群众文化生活有了个好去处。
“我们村建村几百年了,路和水一直是压在我们心头的石头,种庄稼靠肩挑手推,一到下雨天出来一趟裤腿上都是泥,吃水更是不方便,经常跑七八里路到郭庄、石棚水库跳水吃。”说起村民们曾经在生产生活上的不方便,近60岁的刘叶全感慨颇深,“这下好了,我们的难题全给解决了,感谢镇党委政府,感谢共产党!”
站在青草顶上俯视,在秋末初冬微染橙红金黄的特有时节,小山村宁静的躺在群山之间,老石头房子鳞次栉比,硬化路将各村串、并联在了一起,并延伸到远方,逐渐淡出视线。
跨入新时代,共谋新发展
户户通上了硬化路,家家吃上了自来水,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了,但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不止如此……
艰苦的环境磨练了西棋盘村村民朴实、坚毅、刚强、拼搏的精神,先后走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著名乡村教师张在军老师,有机农业权威专家张军教授和一大批创业致富的能人,留守在家的村民通过双手,发展桃、樱桃、丹参、黄芪等1000余亩。
但下一步如何发展?成了泉庄镇和该村村民的又一难题。
为此,泉庄镇呼应群众期盼,利用该村名人和致富能人回村有利时机,组织成立了西棋盘村回乡创业基金会,集合村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群策全力,贡献力量。
同时,就下一步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泉庄镇立足该村实际及全镇发展规划,以振兴乡村战略为指导,坚持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本质,提出了打响三张名片的发展思路。一是乡村教育名片,依托张在军老师和乡村学堂旧址,建设全国首个乡村教育博物馆,打造含纪念、参观、科普等于一体的乡村教育业态,为全镇产业发展打造新增长极;二是有机名片,依托全镇有机农业发展良好势头和该村千亩果蔬、中草药基础,以“生产有机产品、培养有机农民、打造有机村庄、建设有机名镇”为抓手,建设农民教育大讲堂,开展有机农业培训指导,培养农民有机农业意识,并通过有机肥奖补等措施,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创建有机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让村民从土地中获得更高的收入;三是乡村旅游名片,依托该村优良的生态、周边群崮奇观及保存较完整的老房子,积极培育群崮观光、休闲漫游、民宿体验、有机采摘等业态,并借助该村处于马莲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和毗邻“尹家峪”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听完泉庄镇党委书记给村民描绘的前景后,文化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弥久不息……
手记:朴实的百姓或许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朴实的语言充满着对党的感激,热烈的掌声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一顿全羊汤,挥手作别旧时光,开启发展新征程。愿西棋盘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早日实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