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食品企业进入“黑名单”的悲剧不再重演?
近年来,“瘦肉精”、“地沟油”、“红酒掺假”、“染色馒头”等事件不时出现,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担忧。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从严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很多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被列入了“黑名单”,那么,具体该在哪里地方下“猛药”才能让这些出现了问题的企业告别“黑名单”,重新塑造食品企业的形象吧呢?
主要有以下五点建议,分别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食品科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着力解决食品生产经营过于分散的问题;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常年的工作经验,其提出的意见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食品安全是老生常谈却又不能不谈的问题了,各方都在积极想办法,希望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小信给出的建议中,主要的核心思想是从加强监管和企业自身出发,方能达到标本兼治,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在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加强监管范围,尽量做到应管尽管,达到监管最大化,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但是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道路仍然艰辛。
其次,便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加强安全意识的自我约束能力,食品企业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生产食品最重要的安全健康而不是产品如何新颖独特、盲目追求口感。所以,各大食品生产企业就应该时刻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入手,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引进一些更为高效安全的技术设备对产品进行安全检查。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食品企业之所以进入“黑名单”,之所以安全问题被发现,多数情况是由于消毒灭菌或者源头没有检测等细节问题没有做好,从而导致了整个企业的出现系列问题,信誉丧失,经济效益下降,甚至破产的悲剧。
举个例子,就比如消毒霉菌的这一细节问题,很多食企就不太注意,选用粗放不科学的传统消毒灭菌方式或者直接化学添加等方法对食品进行灭菌,不仅起不到作用,达不到应有的安全标准,反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很多食品企业现今已经广泛采用了动态消毒灭菌技术对整个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不间断地消毒灭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安全高效。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立法介绍,这种消毒灭菌技术的杀菌原理是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得NICOLER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等离子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污染空气被抽进发生腔内,带负电细菌被分解击破,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1秒,再经药物浸渍型活性炭等组件二次杀菌过滤后,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由于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所以,该杀菌技术也可称作为“食品动态杀菌机”。
所以,食品企业自身应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在消毒灭菌等细节问题入手,切不可粗枝大意,往往很多食品企业的问题都是由于很小的细节问题产生,从而导致了食企最终进入了“黑名单”的悲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1-06)奶粉监管应设立黑名单
- (2014-11-25)食药企业失信满12分进黑名单 将面临八种惩戒
- (2014-12-29)食品安全违法,以后每季度公布黑名单
- (2015-02-27)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布羊年首批下架食品黑名单
- (2015-06-25)三部门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