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草药排草香本草考证
1.潮汕草药“排草香”的植物学特征
笔者在调查潮汕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庭院种植的观赏和药用两用的植物,经鉴定即为唇形科排草香属植物排草香Anisochilus carnosus (L. f.) Benth. et Wall,民间也称为“土薄荷”。《中国植物志》[2]记载其其植物形态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具分枝,四棱形,被长柔毛,上部近无毛。叶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宽5-7厘米,先端钝至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细圆齿,肉质,具皱纹,两面被白色绒毛;叶柄长1.3-5厘米,密被白色绒毛。穗状花序具长的总梗。花萼被微柔毛,稀几被绵毛,果时萼筒膨大,萼檐二唇形,上唇在果时大而宽,呈卵形,全缘,下折,膜质,边缘具睫毛,将口部遮隐,下唇截形,具不明显的齿,口部收缩。花冠淡紫色,长约为花萼长之2倍,外密被短柔毛,冠筒细长,外露,中部下弯,喉部扩大,冠檐二唇形。雄蕊4,前对较长,下倾,微外露,花丝分离,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裂,裂片钻形。根茎入药,治水肿、浮肿病。经对比植物形态和拉丁学名,与《广东植物志》中收录的唇形科异唇花属植物香根异唇花A. carnosus (Linn.) Wall.为同一植物,其产地记载为“广州、汕头等地区栽培”[3],与目前原汕头地区的实际分布相吻合。
2.“排草香”的本草考证
2.1“排草香”的药用记载
排草香的药用价值首载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草之三芳草类[4]:“排草香出交趾,今岭南亦或莳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人多伪杂之。案范成大桂海志云:排草香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人亦用以合香,诸香无及之者。主治:辟臭,去邪恶气。”另据《明清香药史研究》[5],排草香为纲目中6种首载的芳草之一,“这些‘首载’的意思是首次注明药性药味及主治功效,而此前这些香草或早已传入中国,但以观赏为主,或为方土之物,官方本草不予著录”。而《广东植物志》中记载排草香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广州郊区至少五六百年的引种栽培种植,但主要作为香料使用。《舟车闻见录》一书记载,明清时代,每年都大量运往内地作为合香的原料[3]。可见本草纲目收录之前,排草香基本作为香料使用,本草纲目收录后才开始进入本草典籍。清代赵其光所著《本草求原》[6]中收载了“排草香”,其药用功效“辛温无毒,辟臭,去邪恶气,烧之治鬼魅、时疫,同土姜芥子煎浴治风瘧佳”。
2.2近现代本草专著中“排草香”的基源考证
查阅近现代本草专著,《岭南采药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国中草药名鉴》《本草药名考汇》《中药大辞典》及《中药辞海》中均有“排草香”的记录,但各专著中排草香的植物基源却不尽相同,为读者带来困惑,有必要进行基源考证。
民国萧步丹所著《岭南采药录》[7]中收载“排草”,首次对其植物形态进行了描述:“独茎长叶长根,叶参差生,淡绿,与茎同色,偏反下垂,光泽无锯齿;夏时开细炳黄花,五瓣尖长,有淡黄色蕊一簇,花罢结细角,长二寸许”;记载其功效“根茎香味与元宝草相类,味辛,性温,气芳香,祛恶辟臭除魅,天行时病,宜烧之,水肿浮气风瘧以之煎水洗浴”,其记载的功用基本与清代《本草求原》一致[6]。
《中药大辞典》[8]及《中药辞海》[9]中“排草香”的植物基源均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的全草,其植物形态有“一年生草本,有香气,茎细长,单叶互生,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甚细,花黄色,5长齿裂”等描述,其出处均引自《四川中药志》[10],川志记载:“茎枝较细,四方形,叶小、尖,花梗细长……性平味甘,无毒。能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此两处植物形态描述与《岭南采药录》中记载的植物形态描述较为相似。但其入药部位均为“全草”,这与本草纲目中“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的描述不符;另据《中国植物志》[11]记载细梗香草产于贵州、四川、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北部)、福建、浙江、台湾等省,与纲目中的“出交趾,今岭南亦或莳之”也不符合。据此推断,此二本专著及川志中收录的“排草香”与《岭南采药录》中的“排草”应为同一物,即细梗香草L. capillipes Hemsl.的全草,而与纲目中收录的“排草香”为同名异物。
纲目中“排草香”条下的附录有“耕香,生乌浒国,茎生细叶,味辛而无毒,主鬼气,调中去臭……二香皆草状,恐亦排草之类,故附之”,此“耕香”从植物形态描述和功用上均与《岭南采药录》中的描述相似,笔者推测,《岭南采药录》中的“排草”应与纲目中“排草香”条下附录的“耕香”为同一物,但其关联性需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全国中草药汇编》[12]中“排草香”的植物基源同样为细梗香草L. capillipes Hemsl.的全草,在词条内容的最后以“附注”形式记载“广东地区用唇形科排草香属植物排草香A. carnosus (L. ) Wall的根与根茎作排草香,该种分布于缅甸、斯里兰卡及印度,我国广州及南宁有栽培”。汇编中收录了“排草香”的两个植物来源,即报春花科的细梗香草和唇形科的排香草两种,从植物分布及入药部位看,附注的内容与纲目中“出交趾,今岭南亦或莳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较为一致,由此推断纲目中所载“排草香”的植物基源应为唇形科植物排草香的根即根茎。《全国中草药名鉴》[13]和《本草药名考汇》[14]等专著中收录的“排草香”药名均引自纲目,植物来源均为唇形科的排草香。
3.小结
综上所述,“排草香”的药用功效始载于《本草纲目》,后世本草也多有收录,但出现同名异物现象,有两个植物基源:《本草纲目》《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国中草药名鉴》《本草药名考汇》中所载“排草香”的植物基源应为唇形科植物排草香A. carnosus (L. f.) Benth. et Wall的根及根茎,潮汕草药“排草香”即为此植物;《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四川植物志》《中药大辞典》及《中药辞海》中所载“排草香”的植物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L. capillipes Hemsl.的全草,同时疑为纲目中收录在“排草香”条下附录“耕香”的植物基源。两者虽均为芳香植物,但其功用有明显的差别,应加以区分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镇愧,詹潮安.潮汕中草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2] 中国科学院种植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六十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411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广东植物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461-462。
[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97-898
[5] 孙灵芝.明清香药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6] 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293-294
[7]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影印本.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79-80
[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91
[9] 赵守训,黄泰康,丁志遵,等.中药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10]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中药研究所.四川中药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1522
[11] 中国科学院种植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九(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038
[12]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42-843
[13]谢宗万,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264018
[14]程超寰,杜汉阳.本草药名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86
黄崇才,黄晓霞,杨培新
(广东揭阳,揭阳职业技术学院,522000)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