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贴标 (LPA) 系统:提高生产率的智能系统
今天,消费者的选择需求导致了产品多样化。例如,巧克力棒可能有原味、牛奶、树莓和薄荷等不同口味——而每种口味都需要有自己的惟一标识。这刺激了对敏捷灵活的 LPA 系统的需求,该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适应需要多次快速转换的生产线。
此外,监管环境也是改进 LPA 技术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受到高度关注,法规要求产品上贴有编码准确可读的标签。这样,特定批次的产品就能在发生快速召回时分离出来,并且如果发出召回的公司能够表明其具有识别和消除不安全产品的能力,召回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显而易见的选择
在外货箱上进行打印贴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柔版印刷,即在装箱前标识整个外货箱。虽然该方法非常可靠,但在现代制造业领域它具有明显的缺点,因其要求制造商针对生产的每个 SKU 持有大量库存。产品转换每次受到影响,包装也需要随之改变,这使得该方法更加耗时。这类停机会导致运营时间损失,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利润。
使用 LPA 系统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因为更换标签本身只需操作员花费一点点时间就可完成。这套直观的系统在添加信息时几乎不会发生错误,这样就可以在线进行转换。这相应地可以消除各种 SKU 包装库存需求,以及相关的存储和停机时间费用。
应对常见挑战
制造商经常面临标签贴错、卡塞和起皱,以及需要持续对贴标设备进行机械调整等问题。
为了保持正常运行时间最大化,避免其受到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类似 9550 打印贴标机这样的系统被开发出来,用以缓解这些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员参与。例如,Intelligent Motion 智能标签驱动马达可在无需离合器、滚轴或调整的情况下控制标签速度和位置,而简化的标签路径使客户可在 60 秒内完成标签更换。
不论贴标速度和标签尺寸如何,电动卷轴可自始至终自动调整和维护标签张力。打印头压力可自动调节,以确保最佳打印质量和最长打印头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简单的单个滚筒压滚操作在货箱拐角上贴标,简化了贴标流程并节约了时间。
此外,操作员界面既非常直观又操作简单,操作员不仅可以轻松发现错误,还能够关注生产线上的其他任务。Code Assurance™ 编码质量保证软件设计用于消除操作员错误,并确保正确打码产品,同时数据库支持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员接触以确保选择准确的作业。
该界面支持快速诊断和作业选择,这意味着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转换,并且几乎总是可以在任何会导致计划外停机时间的错误发生之前就发现它们。
拐角贴标:技术的革命
标签的可见性至关重要,除了简单的贴标应用以外,贴标技术已经开发到可以高效地“围绕拐角”贴标。该技术对于需在货箱的相邻端面或收缩包装表面贴标的应用而言是一个理想选择,这种贴标方式使得标签信息从不同方向均可被看到。 在许多情况下,制造商的分销和零售合作伙伴都需要这种贴标方式。
这通常通过在侧端面和底端面粘贴信息重复的标签来实现。虽然可以通过使用两个单独的标签来满足贴标要求,但这种贴标方法在资本预算分配(即两台贴标机)和确保标签信息同步方面效率低下。更好的贴标方法是使用可在一个连续的标签上打印信息,一次操作即可在货箱的两个相邻端面粘贴标签的单台设备。该方法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生产车间使用。
正常运行时间至关重要
正常运行时间非常关键,制造商在研究购买一套 LPA 系统时,可能有兴趣了解设备的三个方面。
首先是设计。精心设计的 LPA 系统应消除机械调整、易损件,以及任何会导致标签卡塞等日常运营问题的故障点。通过自动和精确的机械控制,可以消除通常与贴标系统有关的停机问题,凭借多年的经验,能够将这些功能设计到贴标机中。 例如在压贴机中,工厂气源是贴错标签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直接贴标改进和消除贴标流程中的工厂气源设计,可提高许多制造商的正常运行时间水平。
其次,我们必须研究技术。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Code Assurance™ 编码质量保证可通过直观触摸屏界面减少操作员错误,同时 Intelligent Motion™ 智能技术可减少导致停机时间的五大原因(标签、卷筒纸、色带卡塞,机械故障和调整),从而提高生产线终端的效率。此外,该功能消除了超过 80% 的易损件,无需持续不断的维护。
最后,还有可用性。任何生产运营的重点应放在生产上,而不是负责外货箱贴标的贴标机上。因此,重要的是对于安装用以执行特定作业的系统能够正确贴标要有信心,它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上述技术进步将能满足这些要求,确保贴标系统交付的标签具备制造业的三个必备元素——精度、可靠性和效率。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0-21)做精益求精的视觉检测系统,把好产品最后一道关
- (2015-11-26)食用硬纸盒包装食物或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
- (2016-02-18)双酚A替代物双酚S被指同样有毒 扰乱生殖系统危害健康
- (2016-06-06)X射线检测系统的演变
- (2016-07-18)X射线检测系统的演变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