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烹新茶 香茗自醉人
一盏清茗酬知音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是品质生活中文化要素之一。茶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现代生活中,品茶已是现代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茶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各种茶道艺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感染力。中国名茶千余种,很多名茶都有动人的故事,“中国故事中国茶”往往会使饮茶者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品茶中体会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更热爱品尝中国茶,这也是茶文化的魅力。而在中国,从北京的老茶馆到两广的茶楼,亦或是茶肆、茶坊、茶社、茶室、茶座等,都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也是对其最好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在每一座城市形成各自独特的茶文化。
喜欢茶,每个人或有自己具体的缘由,因为茶的清淡,因为茶的甘甜,因为茶的苦涩,因为茶的柔和,因为茶的回味……茶在爱茶人的心里,早已不仅仅是茶,它更像是百态人生,谱写出不同人的不同状态。茶,就像人一生中最忠实的朋友,伴着人对生命的感知去体会心智成长的过程。人年岁越大,便越懂得茶滋味,在摇曳飘渺的茶烟里,参悟人活一世的真谛。
茶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早在17世纪,出口量就超过了瓷器和丝绸,约占出口货物的90%。中国风不仅席卷英伦,还风靡世界,从17世纪到18世纪,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在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中,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而今,在世界各地茶叶无处不在,茶叶在世界上的消费超过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
“明前茶,贵如金”。春茶在清明节前采制,细嫩品质好,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知名茶种的明前茶更是受人热捧。但近年来,中国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总生产规模继续扩张,市场需求持续放缓,销售价格依然低迷,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传统茶企、茶馆粗放型的经营方式遭遇瓶颈。
山重水复疑无路
今年3月初,杭州西湖景区就有商家打出广告,宣传“新茶上市”“狮峰龙井直销”,而当时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茶叶尚未采摘。最后,监管部门对这家茶商进行了处罚。
虽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杭州城卖“龙井”的仍是“铺天盖地”。杭州市大大小小的茶叶店有近500家,几乎家家都打出了出售“正宗西湖龙井”的招牌。为了拉住顾客,很多茶叶店向顾客标榜只有自己卖的西湖龙井是正宗的,别家卖的是假“龙井”。店家的互相指责、拆台,更是让顾客真假难辨,不知该听谁的。
作为全国产茶大省,浙江除了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外,还拥有许多响当当的其他名茶。但名茶多、名牌少,出口茶叶贴牌多、自主品牌少,这不但是浙江茶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究其原因,是茶叶企业小而散,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几十年不变,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更无法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众多名茶的采摘、炒制过程仍以手工为主,各家都有各家不肯外传的“绝招”。这样生产出来的茶,是一家企业一个样,一位师傅一个样。再把这些茶卖到市场上,消费者喝到的自然是“一杯一个样”。
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势必造成茶厂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品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产品标准。而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想把市场做大,似乎很难。
采茶工紧缺问题依然存在,继续制约产业的发展。在茶田,采茶女大都是五六十岁的阿姨,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做这样辛苦的工作。据统计,1位采茶工1天采摘1斤多鲜叶,里面大约有15000个芽头,制成干茶有100多克。1斤明前纯手工的龙井茶,有5万多颗芽头,是一位采茶阿姨4天的采摘量,是一位师傅手工1整天的炒制量!
而产业规模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控制,消费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产品滞销,严重打击了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使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再加上近年来茶叶质量合格率虽大幅提升,但也有农残超标、违法添加等问题不时在媒体上出现,市场上茶叶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让消费者对茶叶消费仍存疑虑。
近年来,茶叶也搭上了互联网渠道,但并未取得预期的火爆。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整个电商平台整体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假货存在。购买茶叶需要“看得见、摸得着、尝得了”,而在线上仅仅凭借几张图片很难识别出该茶叶的好坏。二是整个茶叶电商的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化严重,甚至价格还相差不少,导致消费者无从选择。今年的天猫春茶节首度尝试新零售模式,联合25家商家超过100家自营门店参与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全链路营销模式,希望能建立一种诚信、公开、透明、便捷的购物体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柳暗花明又一村
茶不仅仅是人们饭后的饮料,还被视为能治多种疾病的中药。但是当这个源于中国的“东方树叶”走出国门,影响了全世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习惯了添加奶与方糖的各式咖啡,忘记了中国茶的韵味;都市人习惯了上班前匆匆一杯星巴克,忘记了中国茶的恬静。“做中国好茶,做好中国茶”成了中国茶企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产安全的好茶。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其质量备受关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此《工作安排》中着重提到了净化农业生产环境,和加强种养环节源头治理,禁止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等农作物的生产。
网上有传言说,“春茶含有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不少人看了吓出一身冷汗:这是真的吗?茶叶的农药残留是不是超标?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栩指出,这一说法是违反常识的。制作春茶,一般用的是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此时气温较低没有虫害,根本不需要打农药,哪里来的农药超标之说?
我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有严格的规定。2016版的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规定从20项增加到了48项,要求更加严格。而且,从农业部2014年至2016年对茶叶的抽查结果来看,合格率逐年上升,分别为94.8%、97.6%和99.4%。人们轻信谣言,源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政府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媒体应真实、及时地报道,以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置疑,避免“一个谣言毁掉一个产业”的悲剧发生。
生产好味道的茶。茶叶质量总体安全,茶叶味道能不能更好些?这个可以有!今年2月,农业部发布通知,今年将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方案,茶叶生产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以及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
推广的技术模式一共有4种,包括“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茶园;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力争到2020年,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土壤贫瘠化、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生产有创意的茶。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往年以“配角”出现的茶品牌今年大放异彩,吸引了许多采购商的目光。作为全品类的高端茶,小罐茶展销馆十分火爆,工作人员不得不限制客流。小罐茶以标准化产品、统一价格、统一包装、一罐一泡的特点在行业内引起不少反响,一位代理商在小罐茶的展销馆内表示:中国茶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错过茅台,不能再错过小罐茶。小罐茶的魅力在哪儿?在它上乘的品质、大师的制作、细节上的极致,以及注重消费者体验。它不同于传统的茶文化,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小众市场。
展示有文化的茶。各地茶区的地形地貌、小气候、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等都不一样,栽培的茶树品种和加工的茶类也不一样,加之各地与茶相关的历史和人文条件的差异性,其产品的色香味形品质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在对外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使许多很有特色的小产区茶能被更多海外的消费者所享用而走向世界,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现今茶界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多种,其中,更广泛地开放茶区旅游,让世界消费者有机会走进各茶区了解中国特色的小产区茶可能是一个有效方法。为此,从现在开始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有重点地把一些有条件的小产区打造成茶产业旅游区,让更多的外国饮茶爱好者能深入到中国很多环境条件优越、茶叶品质各有特色的小产区,亲自体验、品尝那些优质的小产区茶,引起他们对这些小产区名优茶的兴趣。
当下有一些城市企业投资乡村民宿,因规模大、投资高,举步维艰。而乡村本已建成的小型民居,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中老年人,守着茶园和空屋,却无法开发。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微茶庄园,经营茶与休闲,还有茶与空间,不仅提升了乡村生活的品质,更扩充了茶的潜在外延。将茶叶、茶食、茶居、茶旅游,茶的衍生产品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新型的转型升级版茶产业形态,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
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当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饮茶习惯,茶叶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饮料。要以国际茶叶消费市场消费需求推动出口市场结构的调整优化,及时捕捉各类茶叶市场的信息动态,重点研究沿路国家的主销市场和一般市场、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区别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市场和合作伙伴,双向投资,深度合作,建立深度加工和特色营销网点,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扩大中国茶的市场份额。做好适销对路、货畅其流,通过创新茶商品营销文化,创新电子商务和茶叶拍卖交易等方式,掌握开拓和创新市场的主导权。一方面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盟、非盟、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知己知彼,平等友好,不断增强我国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义新欧”列车等具有全球集散、物流畅通功能的传统和现代通道的作用,运用集全球现代国际会展、信息咨询、物流配送、综合采购、现货与期货、拍卖、信用于一体的茶业推介、宣传、交易平台,参与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会、博览会、研讨会、旅游文化节等开展交流推销活动。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先进茶企业和茶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交互,对接服务,合理布点,风险管控,瞄准国际饮品市场前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文化,用沿线地区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以丝茶之路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中国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中国茶在“一带一路”的大道上走好、走深、走远。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