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肉菜有了身份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刻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怎样才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菜”,相关部门一直在寻找“良方”。直到我市被省商务厅确定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渭南人看到了肉菜“来源可追溯、责任可追名、去向可查证”的曙光。但是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肉菜流通溯源系统,关键还需市民主动查。走访市场:主动索票者不多市民没有拿票意识
2月23日,站北路农贸市场人头攒动,生意红火,这里是渭南市第一批肉菜追溯体系试点的标准化菜市场之一。
在一家肉铺,记者买了一块排骨,肉铺老板将肉称重后,电子秤打印出一张小票。小票上显示市场名为站北路农贸市场;经营商户为马结实;商品名称为排骨;重量是1.22公斤;票据上还有追溯码和交易码,以及交易时间、单价、总价。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菜市场,每个摊位前都摆放了一台集称重与打印小票于一体的电子溯源秤。在与消费者进行肉类或蔬菜交易时,大多数摊主都能熟练操作溯源秤完成称重、收费、给票的过程。但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菜市场上很少有消费者向经营户索要小票。
难道大家对购买肉菜安全毫不关注吗?
60岁的白奶奶告诉记者,她在火车站附近住了十多年,菜市场哪家菜好哪家菜新鲜,她心里有数,平时没有拿小票的习惯。“再说,拿了我也不会用啊。”其实小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到市场内的追溯机上扫描一下就可以了,而多数老年人并没有拿小票这样的购物习惯。
那么是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不要小票呢?
肉铺老板马结实告诉记者,安装上新的电子秤后还是有消费者主动索要小票的,但是查询人员不是很多,其余的消费者并没有拿票意识,甚至一些消费者干脆连票看也不看就丢掉。不过,也有认真的消费者问过他,小票应该怎么查询,但是查询的人员不是很多。发现问题:
部分商贩将溯源电子秤当普通秤
搬迁歇业等造成流通节点缺失
渭南肉菜流通溯源系统全面测试运行已经一年了,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闲置的溯源电子秤是问题之一。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肉菜追溯试点菜市场发现,虽然每个摊位上都摆着统一发放的溯源电子秤,但商贩们很多是把它当作普通电子秤来使用。“整个追溯系统建设已经完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除部分超市之外,一些基层的商户根本没让设备系统运行起来,电子秤最初的采集信息相对比较困难。
“肉菜进场信息没有问题,很多正规大养殖企业,录入信息积极且准确。因为他们认识到这是品牌塑造、影响力提升的助推手。”民生家乐超市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但是最基层的养殖户,很多人都是个体,一是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录入信息,二是准确无误的追溯电子秤,让很多企图缺斤少两的不法分子没空可钻。这导致了一些商贩对溯源电子秤的排斥。”
除了一些商户的排斥,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也影响了肉菜追踪体系的平稳运行。
由于纳入试点范围的西岳路农贸市场、宏运涨大市场搬迁,造成了主要流通节点缺失;其次,一家屠宰厂因经营不善,关门歇业,造成流通节点缺失。而大实惠超市北塘总店店面转让,致使数据不能上传。其次,还有4家肉品专卖店拆迁,造成流通节点缺失。
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说,溯源项目虽然是信息化建设项目,但有别于其他任何信息化类建设项目。其特点是:建设的节点多,规模大;参与使用的人员多,包括节点负责人、商户和广大消费者;参与使用的人文化层次不同,年龄跨度大。
这些都意味着肉菜追溯体系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民生大体系。部门回应完善追溯体系需各方努力消费者“倒逼”是关键
“建设肉菜追溯体系,最终要达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以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仅靠“政府包办”和“企业自觉”,要让这条食品安全保护链“活”起来并不现实。
“每天要有专人来录入追溯信息,企业从中得不到直接效益。”在曙光批发市场,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多数试点企业单位都非常清楚肉菜追溯系统的意义,但普遍都认为追溯工作是个“累赘”。
记者了解到,即使市级财政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补贴支持,但是由于肉菜追溯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企业每天要上传菜品信息,摊户进货都要使用流通服务卡,这会增加企业和摊贩的工作量,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才能激发各个环节的参与积极性?
“虽然补贴可能会不够,但追溯体系的完善不能单靠政府补贴,要以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来推动。”市商务局负责人指出,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将形成倒逼效应,成为整个追溯体系有效运行的动力所在。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较为敏感,让消费者主动选择可追溯的肉菜产品,便可倒逼整个追溯体系有效运行。目前,市内部分试点市场已开始尝试这种倒逼机制。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他们正在着手准备,将在一些大型菜市场,尝试给可追溯摊位颁发“放心肉”“放心菜”标牌,吸引更多消费者,以让更多摊位效仿,主动参与到“可追溯”系统中来。同时,还准备定期举办一些抽奖互动活动,以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希望尽快制定出台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设置市场门槛,将追溯体系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强制要求“肉菜不可追溯便不能入场”,从法律层面来推进肉菜追溯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为食品流通上一把“安全锁”
史王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这不足为怪,现在菜、肉也拥有了“身份证”,只要打开手机扫一扫,便可以查询到菜的产地,肉的流通环节……如果您对肉菜的质量有疑虑,还可拨打电话进行投诉。这样的追踪溯源方式正在渭南市区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重要流通环节中全面铺开。
近年来,瘦肉精超标、毒蘑菇、农药超标蔬菜、催熟蔬菜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条龙的信息跟踪监控体系。在这种监控体系缺位的情况下,生产者将肉菜转卖后,就彻底从安全责任链条上消失了,这就造成了食品监管的盲点,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很难追踪。
有了肉菜追溯体系,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立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溯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肉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食品安全领域的诚信建设。通过肉菜追溯系统的建设,菜篮子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不管是生产、批发、运输还是零售环节,就能马上“追”出源头,这无疑给食品流通加上了一把“安全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肉菜追溯体系逐步平稳畅通运行,一种将生产、销售、消费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的追责和信息跟踪体系也随之形成,这将潜移默化地使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慢慢提升。
安全意识提高了,生产质量自然随之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往复,老百姓的餐桌也就有了保障。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9-28)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亮相展会 果蔬可查“身份证”
- (2014-10-31)“电子身份证”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 (2014-11-19)肉制品有了“身份证”
- (2014-12-22)给食品贴上“身份证”
- (2014-12-29)给食品贴上“身份证”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