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河北易县食药安全监管工作综述
发展组织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为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责,修改完善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制度,包括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约谈机制等;为规范食品安全各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并实施了食品隐患排查和整改销案工作制度;为规范执法和信息发布,制定并实施了食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制度;为切实掌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隐患排查风险会商制度和食品药品舆情监测处置制度。
有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为有效落实乡镇(处)属地管理责任,县政府将食品安全情况纳入到对乡镇(处)的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并与各乡镇(处)和相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对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步形成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行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实行“分区划片、责任到岗、明确专人”监管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基础设备不断完备。为丰富取证手段,规范执法过程,县政府为监管部门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为一线执法队伍充实执法仪器、取证工具、快检设备、应急装备;在市场监管局设立了快速检测实验室,购置了检测仪器设备,目前已能够对21个快检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在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积极推进省级食品销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引导各卖场强化硬件设施建、改善购物环境。
队伍素质不断提升。面对新职能和新业务,为使食品监管人员尽快适应新角色、开展新工作,针对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他们组织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人员培训班5次,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日常监管条例;针对农村协管员队伍,组织了集中培训共1次。通过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打牢了履职基础。
呈现社会共治格局新形态
协管员队伍作用明显。易县从村(居)两委班子中选取469名优秀干部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组织系统培训,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监督协管网络。组织协管员对辖区内“五小”食品业态进行了调查统计,分类建立了台账,并全部录入“五小”食品业态数据库,为“三小”食品经营单位登记备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投诉举报渠道更加畅通。在积极受理12331、12315等投诉举报电话的基础上,易县公开了本级投诉举报电话、开通了投诉举报电子邮箱,进一步便利了社会各界的投诉。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组织了800余名群众参与的问卷调查活动和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曝光违法典型案件等活动。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学生家长、食品从业人员为重点,引导其安装“药安食美”手机APP软件,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和学习。
2016年以来,全县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舆情事件。易县以全河北省第二、保定市第一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河北省食品安全县创建。
日常监管执法取得新成效
严格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制定了“四品一械”、流通、生产、种、养殖等各环节的日常监管计划,确定了检查频次、重点检查项目,对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量化分级工作。二是七大专项整治打响食药安全攻坚战。针对农村集体聚餐、学校内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市场整顿提升、农药兽药残留、私屠滥宰、药品医疗器械、药品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开展了七个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中充分发挥投诉举报平台和食品监督抽验的线索,对投诉举报案件和抽检发现的问题全部查清结案。三是组织摸底排查开展“三小”备案登记工作。开展了“五小”食品业态调查统计工作,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作,将“五小”纳入了监管范围,督促从业者及时办理健康证,并对“三小”进行了备案登记。指导帮助全县药店完成GSP认证准备工作,现所有药店已100%通过了GSP认证。四是建立联合执法和协查联动机制。县公安、市场监管局、农业等职能部门间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间快速反应,协调联动、高效顺畅的工作联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6)小糯米、小酸奶 “舌尖上的乳名”走红
- (2014-06-16)食品检测安全概念股活跃 舌尖上的个股请你尝鲜
- (2015-12-31)晋2768批次食品“受检” 四大问题危及舌尖安全
- (2016-01-22)“舌尖上的罂粟壳”为何屡禁不绝
- (2016-10-13)聚焦舌尖上的安全:最严食品监管 如何把好关口?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