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推动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建设打造满足社会需求的追溯平台

2016-12-20 15:23:5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讲座导师简介:
    李建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中国ECR委员会秘书长、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专家。对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及标准化、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食品安全追溯、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及管理经验。
□ 胡迪 本刊记者
 
    2015年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了企业需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我国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也陆续建立起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为普及食品安全追溯知识,加深食品行业对追溯体系的了解,《食品安全导刊》联合物品编码中心推出“食安大讲堂”系列在线课程,解析食品安全追溯中值得了解的问题。10月13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李建辉通过“食安大讲堂”平台,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以来为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所做的工作进行讲解。
    “向上一步,向下一步”,打造覆盖全供应链的追溯系统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相继发生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事件,如二噁英、疯牛病等等,因此欧美国家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实现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规定了在欧美国家市场中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是指食品生产加工的全供应链的过程中,对产品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标识、记录和分享,在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进而做到供应链全程的追溯。
    可追溯性的法规提出后,对规范食品安全市场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全供应链中所记录的信息,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查找到发生问题的产品以及其流通和销售的范围,从而更准确、快速地发现问题、锁定问题,并向社会发出安全预警,这也为今后查找问题原因和产品最终召回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关注国际动向,为中国追溯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1991年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一直在密切关注欧美市场政府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同时也及时帮助欧美国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流程再造,重新梳理、改进技术措施,以满足法规的要求。作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一部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积极关注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市场,并从标准化、信息统一的角度,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将追溯概念引入国内。在2000年前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培训、论坛、参与他人举办的活动、出版宣传资料)向社会普及何为“追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工作让国内食品安全行业关注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并了解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宣传过程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和国际同步,帮助企业进行了生产改造、流程梳理,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信息、记录信息、发布信息甚至共享信息,使其在问题产品出现时,能够很好地进行追溯和后续召回工作。
    在技术研究、跟踪研究、对国内宣传普及的过程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逐渐梳理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生产行业的标准。从2006年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国家标准委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申请并承担了一部分追溯标准的制定,比如食品安全产品的编码和标识信息标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标准以及食品安全信息格式的标准、食品安全追溯评测的标准和食品安全追溯实施关键控制点的设置标准等等。除进行标准制定外,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还推进了社会宣传和教育培训,并在多个地区启动“条码推进工程”,结合全国不同地区特色产品,为各地区建立实施追溯的示范系统,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帮助我国的企业实施食品安全追溯。2012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一个重点项目:食品安全追溯物联网示范工程,结合多年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国际、国内跟踪研究以及应用示范的经验,总结出更适合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理论和技术模型。另外,通过这个项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建立起我国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物联网平台,目前已经开放了乳制品行业的追溯,对我国1000余家奶粉原料及成品生产企业完成了数据采集。
    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监管也愈发严格,全社会都比较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的部分优秀企业希望通过实现追溯来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并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消费信心。为此,国家各部门和行业协会做了许多工作,建立了各自的追溯系统,规模从全国性到专业领域平台不等,在一些领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李建辉也提到,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市场中存在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的多种追溯平台和工具,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经营企业来说,需要适应不同部门的要求。多样化的追溯系统本身在建立时没有统一协调的机制,在信息的基础交换层面也没有统一,各自建立后在局部范围内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时,就会出现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对社会的监管和消费参与食品安全追溯的过程造成了一些障碍。这些问题在追溯系统建立初期考虑较少,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之后,问题才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很多企业将追溯作为一个营销手段,起到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作用,但追溯的根本作用不是营销,企业不能因为追溯对其生产、销售没有促进作用而放弃进行追溯。李建辉认为企业应当对追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建  立追溯体系时有几项原则必须了解并遵循:
    ①追溯不是全能的,追溯的最初目的是通过追溯能力,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溯源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控制社会影响,准确快速召回问题产品。企业作为追溯实施的主体有义务进行追溯,政府只是提出要求并监督食品企业进行实施。
    ②作为政府部门、专家部门和技术机构,需要设立关于追溯的基础标准,帮助企业在实施追溯、建立追溯系统的时候有可以依据的法规标准。
    ③追溯是有成本的,为了达到可追溯性,企业在其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信息记录采集,通过系统上报到政府部门或者第三方平台。在此过程中,企业会运用条码技术在产品上进行标识,包括一维条码、二维码和电子标签,将条码印制到产品上需要成本,另外企业的流程管理及其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重新梳理管理模式,也都需要成本。为了让食品安全得到较大提升,付出成本是必要的,但成本的提高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要实施全国的食品安全追溯,还需要国家管理部门从宏观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我国虽然有专门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食药总局,但实际上仍采取分段管理模式,对食品安全追溯的管理分散在食药总局、农业部、工商部门等等。李建辉指出,在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上,需要主管部门协调其他部委,共同设计完善我国的追溯制度体系建设,同时联系行业组织、企业等第三方,营造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共治的局面。此外,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提出实施全程追溯的机制,鼓励企业按照政府的要求,根据自身实力进行追溯信息的记录。政府部门需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帮助企业明确追溯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内容、如何进行记录。另外,还需要加大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当前社会公众对于追溯的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整个社会和食品行业的宣传培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需求 标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