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潜力 传统产业创出高效益
韭菜种植一直是河南省西华县大王庄乡刘草楼村的传统产业。2000年前后,发展农村经济一直是困扰大王庄乡党委政府的首先问题。由于地处黄泛区平原地区,既无资源,又无能源,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也给大王庄乡的脱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大王庄乡大规模进行作物布局调整。乡党委、乡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立足本乡实际,深挖传统产业优势,以刘草楼村韭菜种植为依托,引导全乡群众走区域化、规模化种植的路子。为打消群众疑虑,确保韭菜生产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王庄乡组织董枫林、刘友等有一定种植经验的群众到外地考察,并与平顶山市蔬菜研究基地协作,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和回收菜籽等合同。乡党委、乡政府还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对种植农户在技术、种子、农资等方面给予补贴。时任刘草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董枫林积极响应乡党委、乡政府的号召,将自家的4亩耕地全部种上了韭菜。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精心管理,当年董枫林靠出售韭菜和菜籽每亩收入达到4000多元。第二年,他又从外出打工的群众手中承包土地10多亩,发展韭菜生产,当年收入就超过了8万元。看到有利可图,群众纷纷效仿,在短短3年时间里,刘草楼行政村韭菜种植面积就达到500亩,全乡韭菜种植面积3000多亩,韭菜生产现出一片曙光。
然而,由于缺乏信息和技术支撑,发展极不平稳,群众收入时好时坏,影响了部分群众的种植热情。为改变这一现状,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乡党委、政府组织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成立了大王庄乡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与平顶山蔬菜研究所联姻,发展优质高产新品种,签订种子供销合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种子,很快建成优质韭菜种子供应基地,每亩种子出售平益均达3000多元。并且转变种植模式,由过去的单一陆地菜改为冬季小拱棚覆盖。虽然投资增加了,但群众的收入却大大提高,仅冬季一茬韭菜,每亩均收入7000元以上,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推广无公害种植。过去由于群众使用的剧毒农药,残留高,严重影响韭菜的销售。乡党委、政府聘请科技专家到各村传授灭虫新技术,推广无残留低毒农药,每年由县环保局实地检测,对不达标户不准出售。引导动员群众种植新品种,韭菜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每年冬季,外地客商云集,群众在田间地头就能卖上好价钱。由于产品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种植热情,出现了许多种植大户,土地流转的价格也一度出现波动。为扩大全乡种植面积,乡党委政府抽出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土地租金很快得到稳控,近两年,土地流转面积每年都有2000亩以上,韭菜种植面积也随之逐年增加。目前全乡的韭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
大王庄乡党委政府利用这一传统种植项目,引导全乡群众深挖潜力,科学种植,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仅此一项,全乡群众就增加收入近1亿元,许多困难户为此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精准脱贫。
相关热词搜索:潜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