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建立与EPCIS追溯事件解读

2016-11-11 11:16:03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胡迪 本刊记者
    讲座导师简介:
    贾建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产品信息与追溯应用开发室副主任,主要负责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相关工作,对追溯理论及具体实践有深刻的理解。参与《食品追溯信息系统开发指南》《食品追溯信心编码与标识规范》《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写工作;参与泰祥水产品追溯、广西米粉追溯、天津中药材追溯等追溯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食品安全平台的筹建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始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追溯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导刊》联合物品编码中心推出“食品安全追溯”系列在线课程,解析食品安全追溯中值得了解的问题。2016年9月22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产品信息与追溯应用开发室副主任贾建华做客“食安大讲堂”,对食品安全追溯的相关内容以及EPCIS追溯事件做出了解读。
    食品安全追溯概述
    在介绍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之前,贾建华首先与讲堂听众回顾了当前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一些概念。“食品安全追溯”一词最早于2002年欧盟爆发疯牛病后被提出,GS1总部在跟踪这次事件的同时,也翻译了一些欧盟关于追溯的标准。对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追溯主要起到了“事前防范,事后补救”的作用。
    追溯其实涵盖了两层意思—追踪和溯源。食品安全追溯是指运用技术手段,通过对供应链上各种食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记录、分享,在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完成“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最终实现生产、加工、物流、零售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跟踪溯源。追溯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无论多么复杂的过程,都可以做到“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只需追踪上层环节,再了解该物品的下层流向,最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所有环节串联起来,就能够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
    食品安全追溯目前在国际上,包括在国内都非常重要。从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以后,国家开始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同时也明确提出鼓励企业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追溯。在国家层面上,2014年APEC领导人正式会议宣言上,与会的各国达成了一致意见,即要采用全球性的标准开展追溯方面的数据合作;2016年,物品编码中心参与到其中的一个项目—马来西亚的榴莲到中国境内的一个追溯事件,其中物品编码中心参与了包括系统建设在内的全部工作。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追溯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类推进,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贾建华提到,GS1是一个全球化的组织,和ISO的组织一样主要进行标准化工作。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到GS1组织中,并服务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有超过250万GS1条码企业用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 China)目前有47个分支机构,覆盖100多万家商超和95%以上快速消费品,累计50多万家条码企业用户,制定条码、二维码、EDI等相关国家标准近100项。
    GS1对于追溯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追溯标准,也称全球追溯标准(GTS),主要规范如何实现产品的追溯,如何收集追溯相关信息等内容;第二为追溯指南,是目前GS1对每个国家开展的追溯案例实施情况的总结,通过这些指南,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产品如生鲜、乳制品等应该如何去进行追溯活动;第三是全球追溯评估,这是近几年GS1开展的一项业务。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进行追溯,很多公司也在为企业提供追溯服务,然而并没有一个标准能够衡量企业的产品是否进行了追溯,并判断追溯是否有效。全球追溯评估即是提供相关标准,帮助企业去核实产品在追溯方面是否达到了相应要求;第四则是技术支持。
    国家对追溯的要求涵盖了GS1中规定的所有相关标准,从编码到数据采集到数据的共享全部涉及,追溯可以称为GS1的集大成者:从编码上来说,如果要对产品进行追溯,就要对产品及其货运单元进行编码,对参与方也要编码,GS1为要追溯的产品和追溯参与方分配全球唯一标识。从载体上而言,使用一维编码可以进行追溯,使用二维码也可以追溯。从数据的传输上来讲,供应链各参与方通过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动态数据传输可以使用GS1的EPCIS标准,发票信息可以使用EDI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
    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于2007年正式成立。在2007年成立之前,物品编码中心花费约5年时间在全国对不同的食品、不同的行业收集不同的案例。由于这些案例的收集是在各地进行,一直没有较大的平台能够将数据统一起来,所以物品编码中心从2007年开始筹备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将近10年的相关工作。
    食品安全追溯平台能够对各个平台的数据进行收集,贾建华表示,物品编码中心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服务。该平台在2012年得到了国家认可,发改委正式批复,由质检总局牵头,物品编码中心作为实施单位,搭建了第三方的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尽管追溯有很多种类,但通过食品安全追溯平台都能够进行实现。根据追溯的基本原则来说,只要能够追踪、溯源,通过追溯平台将生产原料信息录入,将产品的流向信息记录下来,它就满足了追溯的基本要求。就“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追溯”的问题,编码中心进行过很多尝试,包括一维编码、二维码、RFID标签等。但是由于追溯编码具有特殊性,更多的是大型企业愿意进行定制化的、特殊化的追溯,因为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能够为了实现追溯调整自身的生产线。但是在中国,食品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想要实现食品安全追溯,就可以通过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来实现。企业可以无需在产品上额外加贴条码,平台能够通过产品固有的商品条码和批次号来实现食品的快速追溯和有效的召回。
    现如今,我国近乎所有的食品企业都已基本具备批次追溯的能力,而食品生产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以批次为生产单元。尽管现在经常提到“一物一码”、追踪到单品,然而这些通常都结合了企业其他特殊的需求。从追溯的角度来说,追踪到批次已经足够,食品安全追溯平台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批次追溯的需求。
    在介绍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服务内容后,贾建华又介绍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架构。除国家级平台外,食品安全追溯平台还与其他省级平台进行数据的互通互联,这些省级平台可以通过接口方式和物品编码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同时国家级平台不止会整合追溯数据,也会和其他部委的数据进行对接,包括监督抽查信息、检验执法信息都会引入到平台中来。其最终希望是能够做到让消费者和社会大众通过条码和批次信息就可以将与之有关的产品信息都可以查询出来,关联原材料信息、流向信息、监督抽查信息等所有内容。
    当前,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免费向企业提供,其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七个部分—产品基本配置、企业基本配置、批次追溯、单品追溯、预警与召回、综合查询和帮助文档的下载。
    ①基本配置:企业需要配置其资质文件、供应商信息、零售商信息、生产地址、班次信息。进行追溯的过程中信息量非常大,尤其是企业的供应商信息、零售商信息等,无法做到每次都要求企业去填写包含这些内容的表格,所以可将这些信息提前配置到平台中,企业在录入数据的时候,可以通过下拉菜单等方式,加快数据录入的过程。
    ②产品基本配置:包括两个最重要的配置,即关键控制点和检验项。关键控制点是用于产品质量追溯的依据,企业可以定义每一个产品的关键控制点,设定关键控制点要定义的相关数据项。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根据食药总局最新下发的每一品类关键控制点的要求,预先帮助企业录入了一部分内容,可以起到节省企业制作关键控制点的时间的作用。检验项也需要模板化的预先定义,因为现在进行追溯都是为了向企业、消费者呈现每一个批次的检验结果,然而不同产品需要的检验项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产品,通过不同的企业生产,企业要求也不一样。通过这个平台,企业通过配置关键控制点和检验项,可以定义一个属于其自身产品的追溯模板,帮助维护产品的基本信息。
    ③批次追溯:主要包括进货管理,进行生产记录,然后进行生产批次和追溯数据的填报。通过对生产记录向上一步进行关联,通过对批次信息的填报对向下一步的信息进行采集。在对生产批次的填报中,能够将关键控制点、检验报告和订单管理都关联出来,呈现给消费者和企业。
    ④单品追溯:这部分在平台中涉及不多,但平台也设计了相应的功能。现在,单品追溯的应用也比较多,因为其涉及防窜货、防伪和营销等问题,有时企业需要在包装上编制产品的唯一标识,在最小包装上、箱、托盘上都采用唯一标识,平台将箱也定义为一个产品,将箱与箱之间自动的进行层级的关联与嵌套,最终来实现对单品的追溯。
在这里,贾建华介绍了追溯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些技术点:
    首先是如何通过模板化技术实现不同产品的动态数据采集,其中涉及到模板的定义。需要了解追溯是一组事件的集合,通过模板可以定义每个事件的生成加工环节、追溯对象、对象的属性、属性单位,然后使用属性值来存储所有追溯的数据,实现不同产品的动态数据采集。
    其次是如何划分不同追溯阶段,实现准确追溯。要进行准确追溯,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追溯的原则,做到“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然后通过是否产生新的对象来界定何时“向上”或“向下”一步,对不同阶段的对象分别追溯,使用编码定义各阶段对象的名称,并记录批次。
    最后是如何升级转换成全国通用的追溯方案。目前我国追溯方案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全国20多个省级食药监监管平台使用商品条码和批次对企业生产、流通、餐饮3个主要环节进行监管。二是国际上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基于商品条码,即GS1的方案实现产品追溯。三是第三方公司在使用自己的一物一码方案为企业提供追溯、防伪、营销、防窜货等服务。目前GS1的编码方案包含产品编码、序列号,先梳理出产品编码,然后生成序列号,然后再添加上AI标识符,AI标识符会分别附加到产品编码、序列号前,将其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唯一的单品追溯码。而第三方自己的编码方案根据提供服务的公司不同也各有差异,第三方编码中可能包含数字和字母。想要使第三方的溯源码和GS1的溯源码实现兼容非常简单,因为商品本身已经具有商品条码,通过使用商品条码和企业生成的序列号的组合就可以生成一个新的溯源码,这个码仍然是全球唯一的。通过这样的条码升级,可以做到将不同的追溯方案相结合,从而形成全国通用的追溯方案。
    EPCIS追溯事件
    EPCIS最早应用于电子标签,是用来做物联网、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标准。2015年9月,EPCIS正式成为了ISO标准,它的定义是用于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实现可视化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的商业数据标准,实现物理对象和虚拟对象在业务流程中的全程可视化:包括在贸易项目、可回收资产、托盘、电子音乐下载、电子书、优惠卷等中使用。
EPCIS主要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数据模型即XML文件,其用来描述所有的可视化事件;第二是开放接口:数据采集接口,数据查询接口;第三是统一词汇:用来定义在EPCIS标准中可能用到的所有词汇。
    追溯只是EPCIS其中一个应用环境,EPCIS另外还应用于防伪、资产管理、文档跟踪、促销、海关库存管理等业务中。EPCIS并不是只用于追溯,但它起源于追溯,EPCIS与GS1的其他标准相辅相成:GS1标准牵涉到数据的话有三个标准,一是主数据的标准,用于交换供应链上的关键信息,比如说产品信息(名称规格等);二是交易数据(订单、发票、确认);三是动态数据(发货时间,接收时间)。其中,因为动态数据数据是动态发生的,即可以通过EPCIS来记录每一个时间点相关的对象、地点和发生的内容。
    EPCIS事件包含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W”:①what即追溯对象,如GITN,批号,序列号,SSCC,GDTI,GRAI等GS1 KEY;②when即事件的发生时间,记录时间,当前的时区;③Where即 事件的发生位置,追溯对象的所在位置;④Why即与业务有关的所有业务动作,追溯对象的状态,交易,发送方或者接收方。WHY也是EPCIS中最复杂的一个环节,除了前面3种“W”中包含的内容共之外,EPCIS事件中其他所有内容全都可以包含在WHY内容之中。
EPCIS中还包含4种事件:第一,对象事件(objectEvent),它是使用最多的事件,是发生在追溯对象上的基本事件,如接收一个箱子、打包一件货物;第二,聚合事件(aggregationEvent):使用较多的情况如箱子装运到托盘上,从托盘上卸下货物等;第三,转换事件(transformationEvent):如多个不同原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一个新产品;第四,交易事件(transactionEvent):记录追溯过程中发票,订单等过程。贾建华对以上4种事件做了简单的总结,指出对象事件、聚合事件、交易事件都是有添加和删除操作的,最终只会生成一个结果,即ADD,事件结束之后生成的ADD会被删除,即DELETE操作。这两项操作是一个事件的生命周期,叫做OBSERVE,也被称为观察者模式。比较有意思的是,转换事件不存在ADD和DELETE,因为这个事件在产生的同时就会消亡。
    最后,贾建华介绍了EPCIS的实施步骤,指导了EPCIS的实际应用。EPCIS的应用分为8个步骤:①收集需求,设定目标:了解企业现在的业务流程中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如追溯、防伪、流程可视化等,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目标;②编写业务流程文档;③分解每个一个业务步骤;④梳理涉及EPCIS的业务步骤,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需要进行可视化记录;⑤定义每个事件涉及的数据模型,了解不同的追溯对象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⑥定义每个事件需要的数据字段和扩展字段;⑦制定每个数据字段需要的业务词汇列表(CBV),只有具备统一的码表,计算机才能进行自动识别;⑧汇总以上信息,编写对照表,了解项目中可以采集哪些事件。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事件 国家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