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舌尖上的安全:最严食品监管 如何把好关口?
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作为食品生产源头的农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农民安全意识较差,业已成为监管工作推进的重中之重。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最严格的监管”如何管住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对于农村等重点地区,如何进一步织密制度的笼子?还有哪些短板亟待加强?请看记者在黑龙江实地调查——
监管范围全覆盖
出台配套法规明确分工及属地责任,上半年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7.99%
在哈尔滨市一家知名超市内,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正把刚上架的韭菜全部撤回,“在对这个超市进行抽检时发现农药超标,需要立刻进行销毁。”
超市保安王某告诉记者,平常工作时他总能看到有人来进行抽样检查,不过销毁农产品还是第一次碰上。对此,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的检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一处也不能漏检;检查工作有的是日常性的,有的是专项抽查;不同时间,监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这次,因为是夏秋季节,叶菜出问题的几率较平时高,于是安排了专项检查。由于抽查频率很高,且超市检查已是监管中的最后一环,不合格的情况非常少。”
伴随修订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黑龙江省政府于去年联合相关部门公布《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分工及属地管理责任。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之前的监管职责由农业部门负责;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之后的监管职责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从食用农产品种植到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将安全监管纳入市(地)年度食品安全考核范围之中。
“一旦发现某地产品合格率低于我省平均水平,我们会立刻约谈当地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并向当地市长通报,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属地管理责任。”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纯久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级监测共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等四大类101个品种4100个样品,合格率达到97.99%,其中地产样品合格率98.03%,外埠样品合格率97.9%。
生产环节全程控
树典型设村管建平台,入网追溯企业850家,可追溯种植面积983万亩,可追溯产品2435个
“控制化肥农药量?我祖祖辈辈种粮,还要你来教?”
“对人身体那么有害?说得太邪乎了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生产环节的监管中,单个农户自给自足的种植地中出现的问题远远多于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并且有的农民安全意识较差,这是监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王纯久表示,“为了真正实现有效监管,我们努力制定标准、树立标杆,让国家级带动省级,省级带动普通地区。”
天刚亮,张万禄就来到果菜大棚,拿着专业检测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张万禄是哈尔滨市阿城区新立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村级质量安全监管员。他掌管着分属72户村民的320亩地的粮食安全,职责是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每天清晨,他都到田间去,随机走进一处大棚,认真检查果菜的各项指标;闲暇时,他就和村民们讲述农药超标对人体的危害,强化安全意识。
和张万禄一样的村级监督员,黑龙江共有6483个。除了设立村级质量安全监管员之外,省农业部门还联合工商和质监等多部门对农村生资市场进行监管,禁止“高毒”“高残”投入品进入生资市场,定期组织基地管理和农技人员在种、肥、药使用的“关节点”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
“最初村民的确有反感情绪,一见我就躲起来。”张万禄说,“我就慢慢地给他讲道理,时间久了,理解了,也就认可了。”
对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的监管,尽管省去了与个体农户“磨破嘴”的过程,可庞大的农产品生产情况记录却让许多管理者犯了难:“早在5年前,我就想把合作社农产品的生产情况通过一个平台记录下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竟然要价10万元。现在政府开通了免费服务系统,还给我们提供二维码打印机。”肇源县二站镇曙光村娄家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娄云鹤说。
去年年初,黑龙江省政府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开通,集成生产信息、部门监管和消费者查询三大功能,免费向全省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放。系统录入产地情况、投入品使用、包装标识、质量监测等环节信息,技术生成“二维码”标识,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
截至目前,入网追溯企业已达到850家,可追溯种植面积达983万亩,可追溯产品达2435个,其中1621个产品已实现打码销售,入网产品可追溯率达67%。
流通环节治山寨
加强专项治理、传播安全意识,针对农村食品小作坊、小超市等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的确卖过‘康帅傅’和‘粤利奥’”,说起“山寨食品”,望奎县某村食杂店的王老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也知道那东西没有品牌的好,可进货时便宜,别人都进,要是只有我进贵的,谁还来我这买东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流通环节,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一些小作坊、小商贩进行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及“山寨食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与生产环节一样,流通环节的监管难题也在农村。我们监管时重点针对食品小作坊、小超市、农家乐、小餐饮、小摊贩,并将农村地区食品流动摊贩或向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供货的游商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行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刘伟东说,“这一年来,我们定期通过宣传培训、现场观摩、示范店创建等形式,规范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
“我也是慢慢地才知道这些东西的坏处,不再进货了,可不能做那害人的买卖!况且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些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食品,没人买了。”王老板说。
“现阶段的尝试的确有一定成效。但也需认识到,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长期累积形成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许晓曦认为,“若想真正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做到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增强宣传力度,给村民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识,让大家意识到山寨产品对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商贩的进货渠道,避免商贩从不正规的批发市场进货。”
除此以外,相关专家也提醒,食品安全风险的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单纯的监管执法,“社会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各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来;每名消费者都应成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监督主体,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使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记者手记
净化源头 确保安全
正如一位受访群众所说,大多数的化学药物超标肉眼并不可见,而对人体的危害却极其严重,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生产主体五花八门,农产品更是琳琅满目,百姓不可能时时刻刻带着农药检测仪去买菜,只能寄希望于政府。而除了城市里的超市、菜场、饭店需要“最严监管”;作为生产加工重点源头的农村,监管工作尤其需要加强。
“为什么要控制化肥农药量?”“大家都卖山寨产品,为什么我不能卖?”……相较于基础设施的薄弱,部分农村地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欠缺更为令人担忧。毕竟,食品安全问题复杂多样,本就很难通过几次专项行动彻底根除;农村地区若不能首先解决“安全意识”这个“源头”问题,即便“康帅傅”消失,“康巾傅”的出现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除了硬性的“监督”,软性的宣传同样是有效监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知”方能有“行”,
食品安全是最严格的监管“管出来”的,更是源头“产出来”的。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6)小糯米、小酸奶 “舌尖上的乳名”走红
- (2014-06-16)食品检测安全概念股活跃 舌尖上的个股请你尝鲜
- (2015-12-31)晋2768批次食品“受检” 四大问题危及舌尖安全
- (2016-01-22)“舌尖上的罂粟壳”为何屡禁不绝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