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
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与植物内源性激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及性质,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刺激皮肤黏膜,出现食道和胃黏膜损伤、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测定豆芽中6-BA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源质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4]等。本研究采用LC-MS/MS法来测定豆芽中的6-BA,提取试剂为酸化甲醇,以乙腈及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过反相色谱分离后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
材料和方法
仪器 API 40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LC-20A液相色谱仪(包括二元输液泵及自动进样器)。药品及试剂 6-BA标准品(含量97.0%),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标准储备溶液 精密称取6-BA 0.1000g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标准储备溶液。此标准储备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 6-BA。
色谱柱:Symmetry C18柱,3.5m,150×2.1mm I.D.,waters公司;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流速:0.25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质谱条件 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离子喷射电压:5500V;温度:500℃;源内气体1(GS1,N2)压力:55psi;气体2(GS2,N2)压力:55psi;气帘气体(N2)压力:15psi;正离子方式检测;6-BA的解簇电压(DP)为70V,碰撞能量(CE)为80eV;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226.2→m/z 64.9,6-BA结构及[M+H]+的产物离子扫描质谱图见图1。
空白豆芽萃取液制备 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6-BA的豆芽。按1.6试样处理方法提取,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可进行LC-MS/MS分析,以确定在6-BA出峰处不存在干扰。
结果与讨论
色谱行为和专属性 按“豆芽样品的预处理”操作, 分别制备空白豆芽样品、空白豆芽加入6-BA标准溶液(相当于含15μg/kg6-BA的豆芽样品)进行测试。典型色谱图分别见图2-A和图2-B。结果表明:空白豆芽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6-BA的测定。
回收率和精密度 试验分别制备了相当于含6-BA 5、15和100μg/kg的低、中、高3个浓度豆芽样品,按1.6项的操作方法进行处理,每浓度六样本分析,并与标准曲线同时进行,以当时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测得浓度,求得本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0%~98%、92%~101%和91%~102%,精密度分别为4.5%、5.6%和8.9%,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
质谱条件优化 将浓度为100ng/mL的6-BA标准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放置于蠕动泵进样器上,以20µL/min的速度进样,对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尽量使待测物响应信号最高化。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6-BA在正、负两种离子化方式的响应值,发现正离子化效率高于负离子化效率,正离子响应较为稳定,因此选择了正离子扫描方式。
经过Q1全扫描,选择了响应信号最高的m/z 226.2作为6-BA分析的母离子,在MS2扫描方式下,找到一些碎片离子,其中m/z 91.0响应最高,m/z 64.9次之,在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下,m/z 226.2→m/z 91.0离子对响应信号较高,但干扰较大,故选择m/z 226.2→m/z 64.9用于6-BA的定量分析。在MRM模式下,在蠕动泵持续进样的情况下,对各项质谱参数进行优化,使得待测物响应值达到最高。
色谱条件优化 虽然质谱专属性高,但将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与待测物进行分离还是必要的,以减少对测定的干扰,所以对色谱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
6-BA在小粒径的C18色谱柱上都有较好的保留,所以选择了实验室常用的Symmetry C18柱(3.5μm,150×2.1mm I.D.)。应用反相色谱条件时,LC-MS/MS分析方法应用的有机相主要为乙腈和甲醇,选用乙腈时,6-BA的色谱行为较好。试验中发现甲酸的加入会抑制6-BA的信号,但考虑到能够使待测物与内源性物质充分分离,并且能够改善峰形,所以选择了0.1%的甲酸作为水相。
提取条件的选择 试验中考察了以下几种提取试剂,包括甲醇、酸化甲醇和乙酸乙酯,结果发现酸化甲醇的提取效率要高于另外两种试剂,而超声提取的使用同样会提高待测物的提取效率,所以最终选择了用酸化甲醇作为提取试剂,进行超声提取。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检测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排除了内源性物质干扰,提高了专属性。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检出限达到1μg/kg,前处理方法简单,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沈阳食品检验所
穆姣姣 崔相勇 周长民 王冬妍
材料和方法
仪器 API 40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LC-20A液相色谱仪(包括二元输液泵及自动进样器)。药品及试剂 6-BA标准品(含量97.0%),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标准储备溶液 精密称取6-BA 0.1000g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标准储备溶液。此标准储备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 6-BA。
色谱柱:Symmetry C18柱,3.5m,150×2.1mm I.D.,waters公司;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流速:0.25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图1 6-BA的结构及[M+H]+的产物离子扫描质谱图
豆芽样品的预处理 称取豆芽样品500g用食物粉碎机粉碎后,取5g样品(精确至0.01g)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mL酸化甲醇(每100mL甲醇中加入乙酸100μL,混匀),用均质机匀质3min,超声提取3min,1,20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转入25mL容量瓶中,样品再用10mL酸化甲醇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取部分液体经0.45μm滤膜过滤,供LC-MS/MS分析。空白豆芽萃取液制备 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6-BA的豆芽。按1.6试样处理方法提取,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可进行LC-MS/MS分析,以确定在6-BA出峰处不存在干扰。
结果与讨论
色谱行为和专属性 按“豆芽样品的预处理”操作, 分别制备空白豆芽样品、空白豆芽加入6-BA标准溶液(相当于含15μg/kg6-BA的豆芽样品)进行测试。典型色谱图分别见图2-A和图2-B。结果表明:空白豆芽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6-BA的测定。
图2 测定豆芽中6-BA的典型MRM色谱图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取空白豆芽萃取液,依次加入适量6-BA标准系列溶液,配制成相当于豆芽浓度为2.5、5、15、45和100μg/kg的豆芽样品萃取液,按“豆芽样品的预处理”项下操作,记录色谱图;以待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回归运算,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即为标准曲线(y=1.35e+004x+2.58e+003,r =0.9983)。结果表明6-BA在2.5~1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μg/kg(信噪比S/N=3)。回收率和精密度 试验分别制备了相当于含6-BA 5、15和100μg/kg的低、中、高3个浓度豆芽样品,按1.6项的操作方法进行处理,每浓度六样本分析,并与标准曲线同时进行,以当时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测得浓度,求得本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0%~98%、92%~101%和91%~102%,精密度分别为4.5%、5.6%和8.9%,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
质谱条件优化 将浓度为100ng/mL的6-BA标准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放置于蠕动泵进样器上,以20µL/min的速度进样,对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尽量使待测物响应信号最高化。在实验过程中比较了6-BA在正、负两种离子化方式的响应值,发现正离子化效率高于负离子化效率,正离子响应较为稳定,因此选择了正离子扫描方式。
经过Q1全扫描,选择了响应信号最高的m/z 226.2作为6-BA分析的母离子,在MS2扫描方式下,找到一些碎片离子,其中m/z 91.0响应最高,m/z 64.9次之,在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下,m/z 226.2→m/z 91.0离子对响应信号较高,但干扰较大,故选择m/z 226.2→m/z 64.9用于6-BA的定量分析。在MRM模式下,在蠕动泵持续进样的情况下,对各项质谱参数进行优化,使得待测物响应值达到最高。
色谱条件优化 虽然质谱专属性高,但将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与待测物进行分离还是必要的,以减少对测定的干扰,所以对色谱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
6-BA在小粒径的C18色谱柱上都有较好的保留,所以选择了实验室常用的Symmetry C18柱(3.5μm,150×2.1mm I.D.)。应用反相色谱条件时,LC-MS/MS分析方法应用的有机相主要为乙腈和甲醇,选用乙腈时,6-BA的色谱行为较好。试验中发现甲酸的加入会抑制6-BA的信号,但考虑到能够使待测物与内源性物质充分分离,并且能够改善峰形,所以选择了0.1%的甲酸作为水相。
提取条件的选择 试验中考察了以下几种提取试剂,包括甲醇、酸化甲醇和乙酸乙酯,结果发现酸化甲醇的提取效率要高于另外两种试剂,而超声提取的使用同样会提高待测物的提取效率,所以最终选择了用酸化甲醇作为提取试剂,进行超声提取。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检测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含量,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排除了内源性物质干扰,提高了专属性。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检出限达到1μg/kg,前处理方法简单,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沈阳食品检验所
穆姣姣 崔相勇 周长民 王冬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24)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