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宋昆冈:乳制品生产回暖 原料奶产能过剩依然严峻

2016-08-20 14:24:4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食品安全导刊讯】2016年8月19~21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2次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先生就乳制品行业在2015~2016年上半年的总体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上图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宋昆冈)
    宋昆冈指出,2015年是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困难的一年。由于国内消费拉动乏力,进口产品大幅度增加,乳制品生产维持较低水平的增长,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现象。特别是由于奶牛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导致了原料奶产能过剩,一些地方出现卖奶难,乳品企业和奶牛饲养业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在本次论坛上,宋昆冈主从乳制品生产情况、乳制品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奶源情况以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乳制品生产情况分析
    在谈到乳制品行业的生产情况时,宋昆冈表示,2015年乳制品生产处于缓慢增长,部分产品处于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12月,全国共有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638家,主营业务收入3328.5亿元,同比增长1.66%,利税总额完成363.7亿元,同比增长10.51%,其中利润总额241.7亿元,同比增长7.68%,销售收入利润率为7.3%。乳制品产量2782.5万吨,同比增长4.60%,其中液体乳产量2521.0万吨,同比增长4.72%,乳粉产量142.0万吨,同比增长-4.50%。
    2015年,销售收入下降的省区共计8个,而上年同期仅有5个。销售收入前四位的是:内蒙古633.6亿元,同比增长0.49%,占全国销售总收入的19.0%;黑龙江省379.2亿元,同比增长1.31%,占11.4%;山东省305.3亿元,同比增长0.35%,占9.2%;河北省288.4亿元,同比增长10.77%,占8.7%。四省区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国的48.3%。
    乳制品产量扭转了上年同期负增长的局面,有了小幅增长。虽然乳粉产量同比增长仍是负数,但比上年的同期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2015年12月底,库存产成品总额88.2亿元,同比增长-6.61%。库存产成品应为乳粉类产品,估计约25万吨左右。库存产成品货值下降,并不意味着销售形势的好转,而是因为产量下降的原因。2015年,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8.80亿元,同比增长-0.64%。行业亏损额与利润总额的比为1:12.9。亏损企业亏损额与上年有较大幅度降低,但上年同期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79.36%,这就意味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仍然不好。
    2016年上半年,乳制品生产出现了回暖增长态势,特别是6月份增长趋势喜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1-6月全国62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乳制品产量1466.3万吨,同比增长11.16%,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20.15%。累计乳制品产量中,液体乳1341.5万吨,同比增长12.58%,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21.4%;乳粉累计产量65.2万吨,同比增长5.31%,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8.79%。重点产区,内蒙古同比增长14.22%,黑龙江省基本持平,河北省下降1.28%,山东省下降2.42%,陕西省下降10%。
    201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667.5亿元,同比增长5.40%;利润总额135.3亿元,同比增长15.80%;库存产成品79.8亿元,同比下降14.28%,比2015年底88.2亿元,减少了8.4亿元。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巨大
    2015年,虽然进口乳制品的数量、货值较上年有明显下降,但仍然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冲击。据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1~12月,乳制品进口数量和货值分别达到191.9万吨和61.1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9%和-28.00%。其中,乳粉进口数量为54.7万吨,货值达15.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73%和-66.04%;液体乳进口46.00万吨,同比增长43.54%;婴幼儿乳粉进口量18.00万吨,同比增长46.20%;乳清粉进口量43.58万吨,货值5.2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7%和-33.38%,乳清粉的主要用途是生产婴幼儿乳粉,进口量增加标志着婴幼儿乳粉产量增长,估计国内婴幼儿乳粉产量在70万吨左右。2015年进口液体乳、固体乳制品(不含乳清粉)共154.6万吨,折合原料奶约800万吨,占国内原料奶产量的22%。
    在进口大幅增长的同时,乳制品出口仍在大幅减少。2015年1~12月,共出口乳制品3.55万吨,货值643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36%和-30.12%。其中,液体乳出口2.4万吨,同比增长-4.46%;乳粉出口0.5万吨,同比增长-65.95%。
    2016年上半年,乳制品进口122.6万吨,货值33.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49%和11.26%,仍保持了较高增长率。其中,液体乳进口31.5万吨,同比增长77.31%;乳粉进口40.8万吨,同比增长18.57%;乳清粉进口23.2万吨,同比增长16.10%;婴幼儿乳粉进口9.6万吨,同比增长25.42%。
 
原料奶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部分地方奶源过剩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在一些地方发生卖奶难,不少企业因原料奶过剩而不得不喷成粉积压在库里,有奶牛饲养场因牛奶卖不出去而不得不委托加工成奶粉。比如,有一家奶牛饲养企业,每天有多达400吨的奶无法消化,占其奶产量的13%,不得不委托喷粉,有的液体乳生产企业积压奶粉多达上万吨。原料奶产能过剩情况,受到主管部门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除了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乳制品生产增幅回落外,另一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来奶牛养殖盲目发展所造成的原奶产能过剩。近十几年来,我国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市场销售一直处于一个微弱平衡状态,一旦遇到负面消息的影响、概念炒作或者是遇到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进口量突增的情况,市场销售就会下降,倒奶杀牛现象就会发生。过后,便会紧接着出现原料奶供应紧张的状况。如此反复已有几次,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到达顶点,大量杀牛倒奶,情况十分严重,国家出台收储政策、给企业贷款贴息。2011年后,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乳制品消费基本达到正常状态,奶源紧张的矛盾便开始显现,各地奶牛养殖热情高涨,于是投入大量资金进口奶牛,兴建奶牛场。
    从2011年到2015年的5年间,我国从国外进口奶牛共计69.46万头,形成年产奶能力600多万吨,占全国产奶总量的15%以上。而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共进口奶牛41.66万头。近5年进口量是前10年的1.67倍。国内投资兴建奶牛场的热情高涨,超大型规模奶牛场纷纷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收集到的媒体报道信息,共有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6个,其中万头以上牧场11个,总饲养规模26.8万头,总投资近120亿元。
    大力发展奶牛养殖,饲草饲料资源不能满足,又从国外大量进口饲草。2012年至2015年4年间,共进口干苜蓿草、燕麦草362.5万吨。而2008年至2011年4年间共进口干苜蓿草、燕麦草仅61.0万吨。近4年是前4年进口总量的近6倍。
    进口牛、进口草、进口料,但饲养水平跟不上,导致产量低、成本高。比如:根据IFCN(国际奶业经济学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全年原奶平均价格为1.85元人民币/千克,美国2.37元人民币/千克,新西兰1.65元人民币/千克,欧盟2.14元人民币/千克。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4.05元人民币/千克。2016年5月,全球全年平均价格为1.44元人民币/千克,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3.46元人民币/千克。在当今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低的情况下,国产乳制品失去了竞争优势,进口产品大量增加,更加重了杀牛倒奶现象。这一切现象都反映了"原料奶产能过剩"的严酷现实。
 
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1、国家监督抽检情况。
    根据收集到的国家食药总局公布的国家监督抽检结果如下:
    2015年,乳制品监督抽检共计9350批次,不合格44批次,合格率99.5%。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540批次,不合格样品60批次,合格率为96.1%。其中,标签标识不合格44批次,质量指标不合格16批次,除去标签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99.0%。16个质量不合格批次中,宏量营养素不合格5个;污染物不合格2个;微生物菌落总数不合格1个;微量成分不合格9个,占60%。发生不合格的原因分析:责任事故,如硝酸盐超标;原料及工艺控制,如反式脂肪酸、亚油酸、微量成分。特别是微量成分不合格多发生在同一品牌的不同批次。
    2015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因标签标识不合格占到了70%以上,这是不应发生的错误。这是管理问题,也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标签中营养指标的设计不能靠拍脑袋,要根据配方中各种营养成分准确含量和包装标签标准、营养标签标准来科学设计。
    2016年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检乳制品14249批次,不合格41批次,合格率99.7%。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1538批次,不合格产品22个批次,合格率98.6%。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风险的11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不存在安全风险的11批次。如果除去标签不合格,抽检合格率为99.3%。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微生物7批次,其中6个是坂崎肠杆菌;矿物质3个批次;维生素1个批次。在不合格产品中,有1个企业发生4个批次,2个企业发生3个批次。
    2、主流品牌婴幼儿乳粉月月抽检情况。
    2015年,主流品牌婴幼儿乳粉月月抽检取得了好成绩。对27个主流品牌连续11个月抽检,共抽检293批次产品。检验项目共30项。包括:理化指标7项;污染物限量指标5项;真菌毒素、微生物指标6项;微量成分指标11项;风险监测指标:苯甲酸1项。
    抽检结果,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均符合各自产品标签的明示要求。抽检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上主流品牌婴幼儿乳粉的质量安全、稳定、可靠。但从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要求来分析,一些产品仍存在着美中不足,如个别指标实测值接近了标准值的上下限值,与检测值曲线偏离较大,存在不合格风险。这些指标包括:宏量成分、微量成分、污染物限量值等。
    2016年,主流品牌月月抽检共抽检产品25个品牌,检验指标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污染物、微生物、风险物质等24项,具体指标每月进行调换。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质量稳定向好。但是,个别产品的某些指标偏低或偏高,接近标准的上下线。每个月的检测结果,都要组织专家认真进行分析,对企业提升质量发挥了指导作用。
    3、国家监管部门对部分企业的"质量审计"情况。
    2015年三季度,国家食药总局组织专家,对专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六家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审计,发现了许多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不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有的严重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3、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不准确,排查不彻底,召回制度不完善,召回不彻底,没有排查不合格产品是否波及其他批次的产品。4、检验能力不足,或严重不足,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低。5、生产、销售记录不完整,存在伪造记录现象。
    2016年上半年,国家食药总局和地方局公布了对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质量审计"情况。发现的问题有:设施设备管理、基粉进货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存在缺陷;部分生产场所、设备设施未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检验能力不足,检验记录不完整,管理技术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物料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不落实,不合格产品记录不完善。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乳制品 原料 宋昆冈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