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落实食品溯源才能不再有“私章鸡蛋”
“鸡蛋上有我的章子,万一有啥问题,买的人随时来找我。”65岁的陕西商洛老汉王生成用自己的方式,给买鸡蛋的人吃了颗定心丸。而且他这个盖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万一顾客觉得鸡蛋不好啥的,可以拿回来以一换二。“私章鸡蛋”正在热销着。(6月29日《华商报》)
“私章鸡蛋”顾名思义,就是老汉在自己家的鸡蛋上盖上私人印章。正如老汉说的,这就是他的脸面,发现鸡蛋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到他。对于“私章鸡蛋”也有不同声音,有人就直接指出,这不就是一种炒作吗?这不就是一种营销吗?的确,这有炒作的意思,这也有营销的影子。可是,为啥“私章鸡蛋”如此热销?
“私章鸡蛋”的热销恰恰反衬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人们期待舌尖是安全的,人们害怕一不小心就落入食品隐患陷阱里。当很多食品不安全的信息铺天盖地的时候,当广西省南宁市一次取消了10多家无公害食品基地命名的时候,当毒生姜、毒大蒜、毒鱼虾、毒猪肉一再被端到老百姓餐桌上的时候,谁不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私章鸡蛋”就更好回应了这种诉求。老人经常在这里卖鸡蛋,发现问题,人们可以借助“私章鸡蛋”实现食品溯源,这就是“私章鸡蛋”为何热销的原因。这里蕴藏的是人们的食品安全焦虑。
我们已经实现了“食品溯源”,为何不相信“食品溯源”,却偏偏相信“私章鸡蛋”?“食品溯源”是官方的,“私章鸡蛋”是民间的,按说官方的“食品溯源”才更值得相信。问题是人们已经对“食品溯源”失去了信任。失去信任不是因为这种制度构架不好,而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市场上早就有了带有追溯码的食品,号称出了问题能查找到源头。可要吃到真正可溯源的食品并不那么容易。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消费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是参差不齐。2015年,《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有的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价格为0.02元~0.08元/个,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所谓的溯源标签可以花几分钱买了随便贴。
“食品溯源”已经疏远了我们生活的时候,当难以溯源,甚至所谓的溯源根本就成了摆设的时候,当“河北的鸡蛋”能溯源到“北京的鸡场”的时候,“食品溯源”的乱象更加加剧了市民的担忧。
“私章鸡蛋”热销是对食品溯源的嘲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私章鸡蛋”和“食品溯源”谁是鸡蛋谁是石头?唯有让“食品溯源”长点志气,才能纾解“私章鸡蛋”热销中的安全焦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9-29)可追溯源的鸡肉鸡蛋来了
- (2014-06-18)食品质量 更要追溯监管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产 出问题知道该找谁解决
- (2014-06-18)大型餐企年底试点“食品安全追溯”
- (2014-06-18)沪8大类食品拟纳入追溯管理体系 或公示溯源信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