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食品通报缘何“异声”频现?
对此,食药监总局解释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锰含量为0.25-24.0μg/100kJ,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要求≥1.36μg/100kJ。金贵族样品中锰的检出值为1.11μg/100kJ,符合国家标准,但比包装标签明示值要求低0.25μg/100kJ。
如此大的剧情反转,恐怕厂家的心情也遭遇了“过山车”——上午还在为进抽检黑名单提心吊胆,下午悬起的心就重新落了下来。事实上,这种抽检乌龙曾发生过多次。
2015年7月,食药监总局公布海南椰岛集团生产的椰岛鹿龟酒涉嫌违法添加伐地那非、红地那非等化学物质。但在历经两个月的联合调查后,食药监总局于同年9月发出复函,称其原始样品中未检出那非类化学物质,并同意了海南椰岛集团恢复生产销售的请求。
2015年9月24日,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辉山乳业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高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随后,辉山乳业公开质疑抽检方河北省食药监局存在检测程序违规、检测结果不实、判断结论不当、信息发布违法等四大问题。
同年9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此事件发布公告称,2015年以来共监测4048个批次乳制品样品,硫氰酸钠检测值均未超过参考值,其中包括辉山乳业生产的样品85个。随后,河北食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撤销此前的安全警示信息。
在这些“乌龙”抽检中,均以食药监总局的最终通告盖棺论定,但对企业来说却是影响到消费信心的大问题。海南椰岛公开称,仅当年8月,鹿龟酒及其相关酒业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损失1500万元以上。辉山乳业则称,其市场信心在河北严重受挫,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
同时,部分商超和电商人士也向食评君“喊冤”,称渠道商虽有审核义务,但主要责任在于生产厂家,官方公布的抽检不合格名单也披露了渠道信息,让渠道商“躺着中枪”。
不过食评君查询相关法规了解到,食药监部门公布的抽检信息合理、合规、合法,既符合食品抽检的行政规定,对消费者来说也尽到了信息公开的义务。但食评君认为,在向消费者发布权威结果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对相应评估标准的筛选要把好关,避免再次出现一天之内不合格产品秒变合格的矛盾结论,否则不仅对企业带来损失,也有损抽检的公信与权威。
就抽检结果而言,由于存在一定误差,检测机构也无法保证100%正确。所以,对于有矛盾、有异议的抽检结果,生产厂商、销售渠道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履行相应的申诉、复检权利,对原始抽检留样进行二次检测,而不是在申诉、复检失效后“炮轰”食药监及检测部门,这样只会强行制造矛盾而于事无补。
食评君认为,解决“乌龙”抽检的根本方法在于,生产厂家要把精力放在严格提高生产质量上,执行比国家标准更严的企业标准。销售平台也要建立起一套对不合格产品的追责机制,对不合格商品及时进行追溯并启动召回赔偿。(来源: 新京报)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6)专家解读4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2014-06-16)甘肃出台新政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 (2014-06-16)从台湾“黑心油”看食品掺假
- (2014-06-16)九成受访者最担心婴幼儿食品安全
- (2014-06-16)释疑转基因食品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