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两大先天缺陷值得警惕
时间检验不足与综合检验缺失,是现代食品添加剂的两大先天致命缺陷。这些“速成”于实验室的化学品,与人类历史上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传统添加剂相比,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用化学食品添加剂“改善”出来的“色香味”,并非食物本身所具有,而是一种假象,往往掩盖食物原有的低劣甚至恶劣,存在安全隐患。
关于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化学食品添加剂),争议很大。有观点认为,经过实验证明的合法添加剂,过量使用才有危害。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至少回避了两个与是否“过量”完全无关的先天缺陷问题。
第一是时间检验不够。某种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实验室数据只能是一个参考,远不足以证明其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尽管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添加剂,才一百多年,大规模使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是90年代),才几十年。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慢性危害包括遗传毒性,往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
第二是综合检验缺失。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合法食品添加剂达数千种甚至更多,我国有2000多种,其中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化学品。我们每人每天摄入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添加剂,它们在人体内组合千变万化,到底会产生怎样“协同”与“拮抗”的作用?由于组合太多,且其过程异常复杂,以当前科技水平,无法先行实验,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实验数据。而极少数的少量组合实验,已发现食品添加剂有叠加毒性(据兰德尔·菲茨杰拉德《百年谎言: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中译本,增尾清《食物有毒: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怎么吃最安全》中译本)。
时间检验不足与综合检验缺失,是现代食品添加剂的两大先天致命缺陷。这些“速成”于实验室的化学品,与人类历史上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传统添加剂相比,具有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即便用于“防腐保鲜”,也必须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能不用即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但遗憾的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不仅被当作重要内容,甚至将其放在“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之前,至少在客观上表明前者更重要。
对这种“改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改善色香味”,是以“改善”之名造假。追求“色香味”是人类饮食的天性,色香味反映了食物内在质量。但用化学食品添加剂“改善”出来的“色香味”,并非食物本身所具有,而是一种假象,往往掩盖食物原有的低劣甚至恶劣,存在隐患。据业内专业人士披露,“中国食品业养活了上万家做香精的企业,大多食品靠香料,甚至动物饲料也靠香料”(据《高科技之魅》)。因此在笔者看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不应是食品添加剂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孕育重大变革,向生态循环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上“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开始转向以天然物为主。我国也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业的发展”,提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型食品添加剂开发与生产新技术”。显然,食品添加剂研发与生产,应走生态天然之路。
关于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化学食品添加剂),争议很大。有观点认为,经过实验证明的合法添加剂,过量使用才有危害。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至少回避了两个与是否“过量”完全无关的先天缺陷问题。
第一是时间检验不够。某种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实验室数据只能是一个参考,远不足以证明其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尽管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添加剂,才一百多年,大规模使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是90年代),才几十年。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慢性危害包括遗传毒性,往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
第二是综合检验缺失。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合法食品添加剂达数千种甚至更多,我国有2000多种,其中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化学品。我们每人每天摄入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添加剂,它们在人体内组合千变万化,到底会产生怎样“协同”与“拮抗”的作用?由于组合太多,且其过程异常复杂,以当前科技水平,无法先行实验,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实验数据。而极少数的少量组合实验,已发现食品添加剂有叠加毒性(据兰德尔·菲茨杰拉德《百年谎言:食物和药品如何损害你的健康》中译本,增尾清《食物有毒: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怎么吃最安全》中译本)。
时间检验不足与综合检验缺失,是现代食品添加剂的两大先天致命缺陷。这些“速成”于实验室的化学品,与人类历史上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传统添加剂相比,具有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即便用于“防腐保鲜”,也必须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能不用即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但遗憾的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不仅被当作重要内容,甚至将其放在“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之前,至少在客观上表明前者更重要。
对这种“改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改善色香味”,是以“改善”之名造假。追求“色香味”是人类饮食的天性,色香味反映了食物内在质量。但用化学食品添加剂“改善”出来的“色香味”,并非食物本身所具有,而是一种假象,往往掩盖食物原有的低劣甚至恶劣,存在隐患。据业内专业人士披露,“中国食品业养活了上万家做香精的企业,大多食品靠香料,甚至动物饲料也靠香料”(据《高科技之魅》)。因此在笔者看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不应是食品添加剂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孕育重大变革,向生态循环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社会上“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开始转向以天然物为主。我国也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业的发展”,提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型食品添加剂开发与生产新技术”。显然,食品添加剂研发与生产,应走生态天然之路。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莫让食品添加剂背黑锅
- (2014-06-18)清水加添加剂变鲜果汁 添加剂兑出麻辣烫汤料
- (2014-06-18)中国调整含铝添加剂使用 预估居民摄入量下降85.6%
- (2014-06-18)高档婴儿配方奶粉含4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 院士表示很正常
- (2014-06-18)散装以及现制食品必须公示食品添加剂 熟食店、火锅店不愿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