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5年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你中招了吗?

2016-01-26 17:51:54 来源: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已经过去的2015年,你吃得安全吗?在2015年年底,南方某城市做过的这样一项民生调查结果显示,“吃得是否安全”是这一年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吃得安全已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但在过去的2015年,从“僵尸肉”、“毒草莓”,到黑作坊、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我们身边不断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五常大米九成造假?
  
  五常大米在2014年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露面”时,曾被赞为中国最好大米。短短一年后,它却陷入“真假危机”。
  
  顾名思义,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省五常的黑土地,每年产量约100万吨。但近年来,带“五常大米”标识的包装在市场上随处可见,销量“爆棚”。记者在京东商城搜索五常大米就找到1000多个搜索结果,相关品牌多达几十种,价格也相差悬殊,一袋5kg的五常米稻花香有的低至55元,有的高达298元。
  
  这些号称为五常大米是否都是土生土长的五常米?业内人士表示,并不尽然,市面上的五常大米,有九成左右是假冒的,其中有很多是用五常大米和其他品种大米按照一定比例掺杂的“调和米”,甚至完全没有五常米。
  
  实际上,五常米被“盗名”或“山寨”已不是新鲜事。记者发现,五常米在2001年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五常米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市场准入不健全,给一些“能人”趁机钻空子,他们从外地收稻后,转手卖给加工企业,获取利润。
  
  这样市场乱象折射出监管的缺位。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打出重拳治理,开展“五常大米保卫战”,已查扣涉嫌假冒大米215.8吨。
  
  封存四十年“僵尸肉”流入餐桌?
  
  2015年,一批通过走私非法进入国内的“70后”“80后”僵尸肉被媒体曝光,令网友看后咋舌不已。
  
  事件始于新华网发布的一篇《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报道,文中称, 2015年6月海关总署在14省份统一组织开展的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中,查处走私冷产品10余万吨,其中发现“70后”猪蹄、“80后”鸡翅,比一些年轻人年龄还大。
  
  这批越洋“僵尸肉”很快引起网友的围观:冷冻四十年的肉还能吃吗?对于这些肉的真实“年龄”更是引起猜测与恐慌。经过有关部门调查确认,这些肉制品最初作为“战略储备物质”长年保存在拉美某国的冷库里,都已严重过期。在进入国内后,一般流向餐馆或烧烤摊,经过烹炸或烧烤再摆出来售卖,以掩盖肉质的过期,有极大的市场安全风险。
  
  对于“僵尸肉”进入国内餐桌,有人猜测是“国际阴谋”,但其更暴露了食品流通环节监管的不利。有关人士认为,应该建立诚信的档案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二维码食品追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用“僵尸肉”的机率。
  
  草莓有农残会致癌?
  
  继毒奶粉、毒豆芽后,草莓也被曝“有毒”了。据央视财经频道2015年4月报道,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草莓摊购买的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后,出现令人震惊的检测结果:8份样品中全部都检测出了乙草胺这种农药。
  
  乙草胺是何物?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一般用于玉米、豆子、土豆或油菜,以抑制作物杂草生长,但对于是否可以用于草莓,国内尚无规定。
  
  在此后的舆论传播中,乙草胺的危害因为“美国将其归于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中毒”被逐渐放大,引发草莓销售市场的迅速走冷,各地对草莓的恐慌迅速传导到主产区,导致种植户损失惨重。
  
  就在“毒草莓”风波发酵同时,有农业专家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检测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一次随意检测都是农产品质量的客观真实反映。
  
  目前为止,关于“毒草莓”的争论仍无定论,但消费者对于草莓的安全性却已难以恢复信心。
  
  工业盐中毒,都是美味的错?
  
  食品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其中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率一直居于高位。2015年,安徽省临泉县一牛肉面馆非法使用亚硝酸盐致多名顾客食物中毒;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小吃店的早餐肠粉致32人亚硝酸盐中毒;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名六旬老人在早市买了一条咸鱼,吃完后就出现口唇发紫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除了少数人是通过不良渠道误食发生中毒,大多数是食用了餐馆非法添加亚硝酸盐的食物所致。
  
  亚硝酸盐也称工业盐,在一些普通餐馆常被用于添加在肉类食品中,这样做一是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很多厨师认为能够增强肉类的口感,并更吸引消费者。
  
  作为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应受到严格限制。国家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亚硝酸盐可以作为防腐剂在肉类制品中最大的使用量规定为0.15克/千克,如果超过这个标准,亚硝酸盐在作为食品添加剂时是不安全的。不过普通餐馆或肉类制造小工坊在使用亚硝酸盐时,往往超量,成为一大安全隐患。
  
  呷哺“蟑螂门”?
  
  2015年,餐饮连锁企业呷哺呷哺多次曝出“门事件”。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4月19日,李先生和女友一起到呷哺呷哺北京西单新一代商场店用餐时,在锅内发现一只蟑螂。
  
  无独有偶。几天后,在北京市丰台区公益桥附近一家呷哺呷哺火锅店,消费者杨先生和女友点了一个鸳鸯锅,快要吃完时,发现锅底飘出一只苍蝇。5月,又有消费者在山西太原某呷哺呷哺火锅门店就餐时吃出了疑似蟑螂的异物。 呷哺呷哺频频发生的“门事件”是偶然吗?对于消费者来说,冲着呷哺呷哺宣称的“卫生安全”而去,但发生的一幕幕却令人大倒胃口,这暴露出其对门店管理不严,卫生情况堪忧。
  
  金箔入酒能喝吗?
  
  2015年1月14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称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金箔入酒的消息一出,引来消费者一片反对和质疑声。相比金箔入酒是否提高酒的口感,消费者更关注的是,金箔入酒是否只是炒作噱头,而最终会助长酒类厂家为产品涨价。“虽说规定使用量是每500克白酒最多只添加001克金箔,成本增加不过两三元,但却带来酒类价格的飞升。”
  
  对于金箔入酒的安全性,更是被消费者质疑,直接反问:“金箔酒你敢喝吗?”
  
  那么,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食用到底是否安全?有食品安全专家解释称,金的稳定性很好,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和味道,在人体内不会消化,同时也不会发生反应,作为食品添加剂很正常,但如果吹嘘可以强身健骨,则是夸大效果,满嘴跑火车了。
  
  实际上,金箔入酒的争议并不完全在于金箔本身,更是一个制度性问题。如果卫生计生部门在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公开透明的同时吸引社会监督和参与,对于舆论敏感的话题把解释工作做到前面,回应得更快些,也许不会出现一边倒的舆论压力了。
  
  保健酒违法添加“伟哥”?
  
  保健酒,顾名思义是通过提取加入中药成分而制成的一种酒。保健酒是中医科学的一部分,中药二字也被酒类企业用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功效。
  
  但2015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一则通报,打破了保健酒行业的这种“光环”。这份通报中称,51家企业生产的69种保健酒配制酒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其中不乏海南椰岛鹿龟酒等知名品牌和企业。
  
  一般而言,西药被禁止用于任何食品中,保健品也是如此。但中药成分见效慢,添加西药却可以迅速见效,企业出于急功近利的心理,把添加西药成为一种隐蔽手段。此前,湖北广州等多地就有酒厂因在酒中添加伟哥药物,其负责人被刑拘,甚至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公诉。
  
  保健酒的行业乱象,折射出保健品缺少行业标准体系的困境,因为缺少对源头标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才会使得非法添加有恃无恐。
  
  “最牛零食”辣条?
  
  辣条是最受欢迎的零食之一。在80后、90后的成长过程中,随处有辣条的身影。辣条如此畅销不衰,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2015年“3·15”消费者日到来前夕,新华社记者联动暗访了“只闻其名,不见其地”的辣条黑作坊,曝光了“辣条”制作中卫生环境差、制作人员没有健康证就上岗的事实。
  
  实际上,辣条市场的需求大,产业发展迅速,但餐桌下的不安全行为却随时随地发生。与之对应的生产制作工艺落后,产业标准滞后,只有湖南、河南省等地区的地方标准,业内人士指出,应加快建立辣条统一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没有地方标准的,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卫生计生部门,推动制定地方标准。未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生产加工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在生产方面,督促企业依法组织生产,切实采取措施,严把质量安全控制关。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