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追溯的农产品离我们还有多远?
今年10月1日,堪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将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由此可见,不论是哪家企业,想要推广安全可靠的食品必须走上“可追溯”的道路,食品之源的农产品更是可追溯的基础。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9年全国领先,在“可追溯”的道路上更是不愿落后,先行一步。
用手机扫一扫,便知道农产品的“出身”,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建立信任的一个途径。今年从葡萄熟了到草莓红了,我市各大超市逐渐出现了小小二维码的身影,这张“可追溯”的信息码占据了产品包装最显著的位置。7月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全面可追溯?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成效:消费者满意、企业受益
这几日,深冬草莓上市了。在小寨军区超市鲜果区内,“长安草莓”摆在了货架的显著位置。“手机一扫,便进入了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这草莓什么时候施过肥,打过药,一目了然。”购买之前,消费者小王用手机仔细查看了网页上记录的全部生产流程,他表示:这张小小的二维码上所记载的东西的确令他放心了许多。“‘可追溯’的农产品让我感受到生产企业的诚意,期待未来更多的农产品实现‘可追溯’。”
我市从去年11月开始搭建平台,到今年6月底完成设备安装和系统安装调试。目前,包含综合管理、企业管理、政府监管、政策宣传、追溯查询、手机客户端查询、企业展示等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站已建成。今年7月投入使用之后,政府向首批15家试点企业配发了电脑、速测仪、条码打印机等设备,截至目前,陆续已有67家企业加入到食品安全“可追溯”平台中。
12月17日,记者来到了首批获准进入平台的草莓生产企业,长安草莓种植大户纪军的园子。从大棚外观察棚内,棚口打开以后,一股夹带着甜香的热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垄垄土埂上整齐地栽种着一株株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几颗鲜红欲滴的草莓果实,这里的草莓已经小量上市。刚采摘的草莓并没有开始分拣包装,而是抽了一些送进了快速检测室。
经过捣碎、制剂、速测仪分析,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一张草莓出厂的最终许可证形成——二维码,点击打印便形成了上百张贴标。这些贴标被分贴在每个独立包装上,等待配送。
“速测仪的结果直接传送回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户无法改变其检测信息。如果不符合农残标准,农户是不能打印出二维码贴标的。”长安区农检中心副主任宋波介绍,检测出的结果因此实现了公正公开,既给消费者提供一颗“定心丸”,也帮助农产品生产者进一步树立了品牌形象。
现实:仅部分实现“可追溯”
记者了解到,目前可追溯的蔬菜数量和种类远远满足不了超市的需求。放眼望去,超市里百种果蔬有二维码的不超过10种,走出超市,市场中的蔬菜更无可追溯、可查询的凭证。消费者不禁要问:食安法中要求建立全程追溯制度,那么购买农产品实现全程可追溯距离我们还有多远?答案:道阻且长。
记者走访了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多数超市都配备了农产品快速检验检测室。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十分欢迎农产品企业入场时配送有可追溯码的农产品,但目前这种农产品还只是一小部分。”不论何种产品,超市在选购时都会对其产地、生产规程、农药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同时,利用快速检测室对入场销售的果蔬进行农残速测,进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参与平台的企业有67家,这数字相较全市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更不算农业集约化程度并不高的散户种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下想追溯到田间地头一时还难以实现。
难点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在美国,相关法律要求农产品必须有食品安全认证这张“身份证明”,才能在特定市场,如大超市、批发市场出售。由于其农业生产多为大型农场,集约化程度高,自身建立检测实验室成本投入在可控范围,不成困难。
反观我市率先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企业,荣华农业、西安葡萄研究所等大都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有实力投入更多财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市、区县两级仅能为这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社配备检测仪器,一套快速检测设备少说需要5万元,投入成本巨大,一时间做不到完全产地检测。为此,政府更多希望平台带来的辐射带动作用。
“我们更加希望看到可追溯平台带来的示范效用,优质农产品不愁销路,必将对周围其他生产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起到引领和制约作用,让更多农户争相效仿这种安全生产模式。”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克龙表示。“如果要真正实现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必须先在农村实现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一起实现集约化管理,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难点二:全国统一平台尚未建立
从今年农高会上,记者观察可追溯的农产品搭载“互联网+”的劲风,已成为各地竞相拓展的发展机遇。很多城市都将其作为一个亮点、重点进行展示。
但全国是一个大市场,走进西安市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西部欣桥就会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果蔬在此集散;走进各大超市也有来自不同产地的精装果蔬。为了互通有无,丰富品种,本地果蔬也会进入外地市场,同时一半以上的果蔬也来自外地。假设西安市产地果蔬全部实现了“可追溯”,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外地果蔬无法实现“可追溯”。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可追溯监管平台,很难做到追溯标准统一,信息真实可靠。
目前,我国统一的农产品追溯平台尚未建立,这必然导致各地追溯体系标准不一、追溯信息参差不齐。《食品安全法》还规定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可到目前,不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尚在建立之中,而且全国农产品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也处于缺位状态,使得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缺乏可操作性,农产品追溯体系成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相对薄弱的一环。
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追溯信息还属于企业、合作社的自愿行为,政府和行业组织均无强制性规定;建立可追溯系统必然会增加成本,建立以后短期内可能不会见到效益,一些企业、合作社仍在观望阶段,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足。
对策:亟待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在市农检中心副主任潘峰看来,搭载“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一定是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方向之一,广大消费者需要一个公开、透明且便于查询的信息平台。建设时把“可追溯”体系与农产品品牌建设连接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加强线上线下推广运营的力度。品牌就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意味着高消费群体和更加合理的售价,有了更加合理的售价,更多企业、合作社也乐意为“可追溯”体系投入成本,这样品牌有了,全程“可追溯”体系也建立起来,形成双赢的局面。
除此之外,更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努力仍需要监管部门来完成,要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更好管理,仍然必须依靠监管部门的执法和企业、合作社内部的质量安全控制。需要更进一步在区县一级农检中心增加抽检巡查力度,免费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让更多农户也能够为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一份合格的身份证明。
同时,鼓励农村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目前,我市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下一步要打造产业发展的“升级版”。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响的标杆企业,推广一批安全、优质、环保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业态新颖的专业营销平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9-23)包头食品可追溯之路还有多远?
- (2014-06-18)我国将建设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产 出问题知道该找谁解决
- (2014-06-18)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名存实亡”
- (2014-07-07)新希望保证所选饲料可追溯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