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打出“组合拳”
10月26日一大早,城区太平路菜场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刚上班没多久,就迎来了一位市民。吴女士是来检测番薯和番薯茎的,她怕农产品上有农药残留。
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当场让吴女士填写信息,并留下了联系方式,随后取样进行检测。“她检测的是农药残留,一般整个检测过程要半个小时左右。”这位工作人员说。
自8月中旬免费检测室开放以来,陆续有市民赶来要求帮忙检测农产品。这位工作人员拿出检测记录翻开给记者看,大部分市民来检测的都是农药残留,检测过的产品包括小青菜、新鲜百合、大白菜等,检测结果基本都为合格。
免费开放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其中一项工作。近几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织密一体化监管网络,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有机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深入整治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打出监管“组合拳”。
以检测为手段,
让菜篮子提得更放心
据了解,免费开放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是省、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主要项目之一,是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民生举措。为此,温岭市政府专门拨款160万元,按照每家农贸市场补助20万元的标准,对辖区内8家农贸市场检测室进行改造,引进上海一家公司的2001f多功能检测仪提升检测能力。目前完成改造的8家检测室,已具备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块、双氧水等30多个常规检测项目的定性检测能力。
在检测室,市民可以根据需要送检,一般在1小时左右出检测结果,工作人员会根据消费者留下的电话、邮件等联系方式进行告知,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在现场等待检测结果。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工作人员会进行二次复检,对仍旧不合格的食品,市场会要求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并监督经营者当场自行销毁,及时报告市场监督部门。农贸市场检测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至9点,下午3点至4点。
除此之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将“触角”伸向了各个镇(街道),在16个镇(街道)设立了28家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我们要求每个市场日检量达20批次以上,至少每日一次公示或刷新检测结果。”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监管部门也会对各农贸市场进行不定期定量抽检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共同确保食品安全。
在检测触角伸向各个农贸市场的同时,今年,该局还大力推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提质扩项和二期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在原有217项的基础上,今年再扩项200项以上。据了解,今年5月,检测中心已引进实验室综合业务管理软件,目前已全面实现对检测业务流程、数据和实验室的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和方法的确认、设备、测量的溯源性、抽样、检测样品的处置等各项资源进行一体化动态管理。
执法人员在检查食品进货销货台账记录。
工作人员在学校厨房检查食品留样情况。
以整治为突破,重拳规范市场秩序
有“检”必有“治”。
这个月,市食安办公布了2015年第三批“黑名单”,对4家单位进行通报。这是食安办公布的第7份“黑名单”。这些单位被列入“黑名单”主要是因为生猪非法屠宰、海捕虾二氧化硫超标等原因。
据了解,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生产经营情况,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整改落实。“黑名单”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产品两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和申报各级财政扶持项目。一年惩戒期满后,“黑名单”企业的不良行为还将纳入诚信经营档案,与企业诚信评定和量化等级考核相挂钩。
除了“黑名单”的震慑作用,在食品安全整治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是不遗余力。今年4月25日,市食安办印发了《温岭市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守护舌尖安全“亮剑”系列整治、肉品和水产品安全整治“百日会战”、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计划、食用油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严打”、海捕虾滥用保鲜剂专项整治等行动陆续开展,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能够提得更放心。“就拿‘亮剑’系列整治来说,温岭就打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农贸市场整治提升、餐饮行业整治提升、校园周边食品整治提升六大战役,让整治行动进农贸市场、进饭店、进田头、进校园,全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一串数据可反映上半年专项行动成果:截至9月底,全市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7261家次;进行食品定性快检71791批次,总体合格率99.4%;开展重点品种定量抽检1356批次,检出不合格28批次,均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受理投诉举报168起,责令整改395户次,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点44个、私屠滥宰窝点16个;立案查处100件,罚款47.13万元,查扣涉嫌问题肉品和水产品5233公斤,涉案货值12.56万;刑事立案3起,刑拘6人。
以监管为基石,构建食品共治格局
有严的整治行动,更要有好的管理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电子化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有350家食品经营企业纳入全省统一的平台,每月上报信息5万多条。同时,该局还以食品安全远程实时监管、群众协管和安全信息可追溯为目标,继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重点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的阳光厨房建设累计125家。
目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已向基层、城乡接合部延伸,构建行业自律、部门尽责、协管员配合、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市政府已经印发了《温岭市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明确网格设立、监管职责、工作要求、经费保障、考核办法等内容,此前我们还招聘了37名镇级协管员。”相关工作人员说,在镇一级招聘的专职协管员,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与综治网格有机结合,发挥协管员队伍近民情、接地气的特点,实现监管网络全覆盖,安全问题早发现,风险危险巧化解。
除了镇一级,村一级同样配备信息员,由对村里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担当这一职责。村里开新店了,哪里出食品安全问题了,由这些深入一线的信息员及时将信息汇报到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如今,城北街道率先完成食品安全网格与基层社会治理网络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试点经验将在全市逐步推广。各镇(街道)也充分发挥网格力量,全面摸清10024家各类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户底数,为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基础数据。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还计划在全市16个镇(街道)和东部新区全面设立市场监管分局(所)。市公安局明确设立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集中整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相继出台的食安委工作规则、食安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办法,也进一步明确了有责必履、失责必问的运行机制。
工作人员在用中心温度计检测肉品是否煮透。
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当场让吴女士填写信息,并留下了联系方式,随后取样进行检测。“她检测的是农药残留,一般整个检测过程要半个小时左右。”这位工作人员说。
自8月中旬免费检测室开放以来,陆续有市民赶来要求帮忙检测农产品。这位工作人员拿出检测记录翻开给记者看,大部分市民来检测的都是农药残留,检测过的产品包括小青菜、新鲜百合、大白菜等,检测结果基本都为合格。
免费开放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其中一项工作。近几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织密一体化监管网络,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有机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深入整治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打出监管“组合拳”。
以检测为手段,
让菜篮子提得更放心
据了解,免费开放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是省、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主要项目之一,是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民生举措。为此,温岭市政府专门拨款160万元,按照每家农贸市场补助20万元的标准,对辖区内8家农贸市场检测室进行改造,引进上海一家公司的2001f多功能检测仪提升检测能力。目前完成改造的8家检测室,已具备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块、双氧水等30多个常规检测项目的定性检测能力。
在检测室,市民可以根据需要送检,一般在1小时左右出检测结果,工作人员会根据消费者留下的电话、邮件等联系方式进行告知,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在现场等待检测结果。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工作人员会进行二次复检,对仍旧不合格的食品,市场会要求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并监督经营者当场自行销毁,及时报告市场监督部门。农贸市场检测室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至9点,下午3点至4点。
除此之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将“触角”伸向了各个镇(街道),在16个镇(街道)设立了28家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我们要求每个市场日检量达20批次以上,至少每日一次公示或刷新检测结果。”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监管部门也会对各农贸市场进行不定期定量抽检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共同确保食品安全。
在检测触角伸向各个农贸市场的同时,今年,该局还大力推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提质扩项和二期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在原有217项的基础上,今年再扩项200项以上。据了解,今年5月,检测中心已引进实验室综合业务管理软件,目前已全面实现对检测业务流程、数据和实验室的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和方法的确认、设备、测量的溯源性、抽样、检测样品的处置等各项资源进行一体化动态管理。
执法人员在检查食品进货销货台账记录。
工作人员在学校厨房检查食品留样情况。
以整治为突破,重拳规范市场秩序
有“检”必有“治”。
这个月,市食安办公布了2015年第三批“黑名单”,对4家单位进行通报。这是食安办公布的第7份“黑名单”。这些单位被列入“黑名单”主要是因为生猪非法屠宰、海捕虾二氧化硫超标等原因。
据了解,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生产经营情况,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整改落实。“黑名单”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产品两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和申报各级财政扶持项目。一年惩戒期满后,“黑名单”企业的不良行为还将纳入诚信经营档案,与企业诚信评定和量化等级考核相挂钩。
除了“黑名单”的震慑作用,在食品安全整治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是不遗余力。今年4月25日,市食安办印发了《温岭市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守护舌尖安全“亮剑”系列整治、肉品和水产品安全整治“百日会战”、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计划、食用油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严打”、海捕虾滥用保鲜剂专项整治等行动陆续开展,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能够提得更放心。“就拿‘亮剑’系列整治来说,温岭就打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农贸市场整治提升、餐饮行业整治提升、校园周边食品整治提升六大战役,让整治行动进农贸市场、进饭店、进田头、进校园,全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一串数据可反映上半年专项行动成果:截至9月底,全市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7261家次;进行食品定性快检71791批次,总体合格率99.4%;开展重点品种定量抽检1356批次,检出不合格28批次,均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受理投诉举报168起,责令整改395户次,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点44个、私屠滥宰窝点16个;立案查处100件,罚款47.13万元,查扣涉嫌问题肉品和水产品5233公斤,涉案货值12.56万;刑事立案3起,刑拘6人。
以监管为基石,构建食品共治格局
有严的整治行动,更要有好的管理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电子化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有350家食品经营企业纳入全省统一的平台,每月上报信息5万多条。同时,该局还以食品安全远程实时监管、群众协管和安全信息可追溯为目标,继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重点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的阳光厨房建设累计125家。
目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已向基层、城乡接合部延伸,构建行业自律、部门尽责、协管员配合、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市政府已经印发了《温岭市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明确网格设立、监管职责、工作要求、经费保障、考核办法等内容,此前我们还招聘了37名镇级协管员。”相关工作人员说,在镇一级招聘的专职协管员,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与综治网格有机结合,发挥协管员队伍近民情、接地气的特点,实现监管网络全覆盖,安全问题早发现,风险危险巧化解。
除了镇一级,村一级同样配备信息员,由对村里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担当这一职责。村里开新店了,哪里出食品安全问题了,由这些深入一线的信息员及时将信息汇报到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如今,城北街道率先完成食品安全网格与基层社会治理网络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试点经验将在全市逐步推广。各镇(街道)也充分发挥网格力量,全面摸清10024家各类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户底数,为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基础数据。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还计划在全市16个镇(街道)和东部新区全面设立市场监管分局(所)。市公安局明确设立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集中整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相继出台的食安委工作规则、食安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办法,也进一步明确了有责必履、失责必问的运行机制。
工作人员在用中心温度计检测肉品是否煮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1-14)湖南食品生产监管推陈出新打出组合拳
- (2014-09-02)南宁检验检疫局加强部门联动保障世锦赛食品安全
- (2014-09-03)欧尚引入第三方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
- (2014-09-03)京东牵手9省市共建“食品安全云” 云计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2014-09-03)食品安全拟推强制险 国内食品检测市场机会?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