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法添加行为须零容忍
长期以来,保健食品一直是违法添加和宣传的重灾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在所谓的性保健品和减肥类、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成分比较常见。二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宣传,或保健食品自身夸大宣传,例如仅2014年一季度,国家食药监总局披露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就多达5632次;三是用非食用物质加工或冒充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等,盗号、伪号、套号、串用批准文号等现象在保健食品领域也依然多发(8月24日民生网)。
保健食品一直是非法添加行为的易发领域,且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品。毋庸置疑,由于大量违规添加化学药品,这些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体,反而可能夺命。比如,在减肥类产品中出现的麻黄素,可以令中枢神经兴奋,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促进减肥功效。但它是制造冰毒的原料之一,属于国家管制药品,长期使用会影响心率,甚至危害生命。
因此,对保健食品违规非法添加行为必须严管,给保健食品来一次彻底的整顿,让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消弭于无形。
一方面,要树立“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敦促企业严格按照核准生产工艺和配方组织生产,按照标准规定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进行保健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关键岗位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
另一方面,加大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违法添加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加强对易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的减肥、抗疲劳、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血压等保健食品种类的监督抽验。加强对委托生产保健食品行为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所用原料、生产工艺以及标签标识、说明书是否与批准的内容一致。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申报成分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清查原料及食品添加剂购进渠道、进货查验、检验记录和索证索票情况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各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按照法定幅度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对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一律吊销相关许可证,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经营的相关物品,构成违法犯罪的立即移送公安机关。
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检测手段,加强保健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扶持一批保健食品质检中心,并加快质检中心队伍建设。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信息网,选择几种典型保健食品开展安全状况调查,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强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此外,还应严格规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添加剂、辅料贮存、使用等的监管,同时,建立保健食品生产使用添加剂申报备案制度,所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使用添加剂申报备案制度。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进一步强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行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2-22)广西:严厉打击冬季火锅非法添加行为
- (2015-07-27)西安将重点整治超范围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