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安全法:让微信美食有法可依
新《食品安全法》让微信美食有法可依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强调的是食品安全风险的把控,其中一条规定,对所有网售食品进行监管,“微信平台对线上的销售行为也须履行先赔付消费者,再向卖家追责的第三方责任。”
其实,不少微信朋友圈的商家也表示,他们愿意接受《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只有相关部门认可他们的食品,他们才能摆脱家庭小作坊的束缚,受到更多“朋友”的喜爱。自从微信朋友圈曝光“毒面膜”事件后,微信营销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抵触,笔者身边就很多朋友表示不信任微信营销,或者说存在如果购买到了有问题的产品会存在维权难等问题,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微信卖的不是产品而是PS后的图片。微信商家想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监管部门的介入,第3方平台的赔付系统十分重要。
微信美食存在监管缺位
微信朋友圈家庭厨房的自制美食在近段时间,可谓风风火火,就连钱江晚报这样的主流媒体,都报道过《私家厨房做,微信朋友圈卖“个性化蛋糕”在洛悄然兴起》,为个性化的餐饮点赞。
的确,微信朋友圈中家庭美食最大的亮点是可以个性化定制,可以让店主根据你的个人需求制作专属的美食,对于吃腻了外面店里大同小异的口味的小伙伴是个不小的诱惑。有不少微信店主甚至关闭了实体店或者辞去了工作,转型捣鼓起微店。
随着这样一盒龙虾298元,一份蛋糕38元的促销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主流媒体发表了对微信朋友圈的质疑,谁来监管这些美食,食品安全如果出了问题如何索赔。餐饮的实体店甚至APP平台上的快卖餐饮门店都需要注册登记,领取餐饮许可证,厨房和经营场地需要达到一定的卫生要求,并且接受工商部分的检查,餐饮的从业人员也需要领取健康证方可进入厨房。但是,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家庭自制美食,买卖双方主要基于对双方的信任,进行私下交易,并不通过第3方平台的监管,换句话说,性质上更像请朋友来家中吃饭,朋友出菜钱的方式。
因此,微信朋友圈的家庭自制美食一直处于监管缺位的状态,监督部门即使想管也无奈于无法可依。
个性化定制微信美食或为主流趋势
微信朋友圈中家庭自制的美食,有2个制胜法宝,第一个是家庭自制没有添加剂使用,第二个是个性化定制。笔者以为这个食品安全或个性化定制或称为将来的主流趋势。据悉,曾有网友发起过众筹猪肉,即十几个人在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像买电影票选座一样,选择猪肉的不同部位,“众筹”一头整猪。企业得到订单后,再开始养殖,几个月后,屠宰、冷冻好的鲜猪肉就能快递上门。期间,消费者还可以随时视频察看到猪的饲养和成长情况。为何要选择众筹,主要是消费者想要吃得健康,又能符合自身的需求。无疑,微信朋友圈中的家庭自制美食也也能做到以上两点。
相关热词搜索:让微信美食有法可依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