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力推商品追溯体系建设
“接下来,商务部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履行牵头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完善相关规划标准,加快全国追溯体系建设。”在7月7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国商品特别是肉菜等食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肉类、蔬菜、中药材、酒类等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产品溯源问题,以技术创新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和治理模式创新。在刚过去的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商务部主题日以“超市追溯体系消费者体验活动”为主线,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先进技术手段在规范企业经营、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实地感受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发展成就。
据了解,目前全国共58个大中城市分5批进入了商务部牵头实施的肉类蔬菜电子追溯体系试点,基本覆盖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截止今年6月底,前三批肉菜试点城市总共在1.1万余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每天上传数据200余万条;首批4个中药材试点城市已在600余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8家酒类试点企业已基本建成追溯体系,实现试点品牌酒类商品可追溯。
在今年4月北京举行的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表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和欧盟国家都要求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机制,在许多欧美国家,无法追溯源头的食品被禁止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王守伟也坦言,应该正确认识追溯体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食品的可追溯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对食品生产链信息的可追溯——生产链环节上以个体识别为信息载体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第二个层面是政府对于生产链信息的监管数据库建设。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建设还处在第一层面,而且大多食品可追溯系统仅涉及生产链的某一环节,并未实现生产链的全程可追溯。未来我们还需要建设国家层面的可追溯数据库,实现产品信息和中央数据库信息的协同管理。
沈丹阳向媒体透露,商务部在下一步追溯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逐步扩大追溯体系覆盖品种和区域,不断完善追溯网络;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追溯信息互联共享,加强追溯大数据分析应用,更好地为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对于加强追溯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相关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赞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将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
“从源头采集大数据,通过分析控制关键点、风险来源都将一目了然。不仅如此,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还能更好的将产销对接、质量安全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食品供应链相对较乱,大数据的诞生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将整个体系连接起来。”李国祥告诉记者,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安全质量问题,通过减少流通环节,最终让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更加放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中药奶制品将纳入流通追溯体系
- (2014-06-18)肉菜追溯体系“保卫”百姓餐桌
- (2014-06-18)我国将建设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
- (2014-06-18)沪8大类食品拟纳入追溯管理体系 或公示溯源信息
- (2014-06-18)食品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