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产品连年遭遇“滞销病” 农民之“急”谁来解?

2015-06-29 13:14:5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西瓜滞销现象,瓜农遭遇“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困境。面对连年出现的农产品滞销怪圈,除了抱怨天气不利,“滞销病”的症结到底有哪些?辛苦耕耘却难收回成本,农民利益谁来保障?

  现状:盛夏多地遭遇西瓜滞销

  进入6月以来,安徽水果大县砀山遭遇了大规模的西瓜滞销。今年因遭遇连阴雨天气,西瓜外销受到影响,砀山20万亩西瓜愁销路。从五月底西瓜集中上市之后,连遭瓜价大跳水,收购价格从去年同期的每斤1元以上,跌至每斤两三毛。

  个头大,味道甜脆的西瓜,烂在地里,扔在路边,瓜农的苦心栽培,面临“丰收越多,损失越重”的尴尬。

  其实,不仅在安徽砀山,今年入夏以来,“卖瓜难”几乎同期出现在全国多地。

  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西瓜滞销”进行检索,5月以来,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就出现在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多地。作为夏季的时令水果,西瓜却在全国范围内从南到北频遇滞销。

  遭遇大范围滞销的还不仅是西瓜,近期,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陕西果农倾倒油桃”的消息。

  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着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油桃成熟了,却鲜有客商来收购,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

  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今年3月,陕西省礼泉县出现近百万斤贡梨滞销;4月,作为全国番茄主要产区之一,浙江温州苍南遭遇大面积番茄滞销;5月,安徽长丰遭遇草莓滞销,全县损失超1.5亿元;同月,福建南安百万斤杨梅滞销……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似乎已是连年出现的“老大难”问题。一边是,“丰产”的农民满脸愁容,丝毫没有“丰收”的喜悦,另一边则是,城市中的民众抱怨着自己身边的菜市场果蔬价格太贵,“农民卖难、市民买贵”怪圈难除。

  探因:“滞销病”的症结有哪些?

  针对近期多地出现的西瓜滞销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的西瓜难卖,主要是由于今年南方春季气温偏低,导致海南、广西等地西瓜成熟期晚,与安徽、山东西瓜上市时间接近,多个地方西瓜扎堆上市,造成西瓜供大于求。此外,5月以来全国尤其是东北地区阴雨天气普遍,天气凉爽,消费者对西瓜的需求减少。

  但是,对于几乎每年都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除了“天公不作美”,频繁出现的“果贱伤农”事件究竟还有哪些深层原因?

  在近年来农产品滞销的解题方式中,政府部门的应急措施,媒体助推以及网友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的爱心传播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但是,从长远来看,根除农产品滞销怪圈的根本途径何在?

  “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多元,直接原因包括‘农产品季节性集中上市、市场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产销信息不对称造成跟风种植’、‘果蔬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低’等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专家分析,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达国家,农产品滞销现象发生频率较小,而中国当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容易造成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循环。

  李义平说,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且周期较短,当一种果蔬价格快速上涨时,小而散的农户就会扩大种植规模、追逐高价,种植产品趋同,加之信息闭塞,市场行情误判,这就为产品滞销和价格下跌种下隐患。

  如专家所言,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市场无法准确预测产量,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户种植,这就导致农产品供需的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常态,农产品滞销也就会频繁发生。

  同样是根源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始终让农民很难取得价格话语权。

  “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果蔬从乡间地头到城市菜市场,中间商已是层层加价,一方面挤压了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城里百姓也吃不上价廉果蔬。”李义平说。

  破题:农民“滞销之急”谁来解?

  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民遇到的“滞销之急”,政府部门多是以紧急联系客商、发文疏通流通渠道等应急措施救燃眉之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市长街头推销、挂牌成立“西瓜办”等“奇招”。

  就在近期,四川剑阁县因养殖企业土鸡滞销,资金链断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每人被要求买20只鸡,不论大小每只60元。合计1200元的任务,从年终绩效工资中一次性扣除。这种以行政手段“摊派”滞销农产品的做法也遭到舆论质疑。

  “面对农产品滞销,政府既不能缺位,又不能越位。发端于市场的问题,要靠市场手段解决,政府要做的是‘服务’角色,而不是‘命令’角色。”李义平说。

  李义平表示,有些地方盲目集中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在没有细致分析市场的情况下,鼓励甚至强迫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供给过剩,这些都是行政干预农产品产销的负面案例。

  “在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当然不能袖手旁观,政府应该通过搭建供销信息平台,减少中间环节,引导农户和市场对接。”李义平称。

  专家分析,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发布,搭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人口结构“老与小”居多,农业的信息化进程就需要政府更多的服务。

  此外,可通过税收、保险等政策,以及更多的简政放权措施“清障”,以减少农产品产销中间环节,在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上保证种植户利益,这亦是政府需要作为之处。

  从长远来看,舆论对于农产品滞销怪圈的“问诊把脉”中,尽快将当前小农经济整合成市场化的企业经济、产业经济,增强抗风险能力,似乎已成破题的“治本”之道。但是,通过摆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这还需要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连年 农产品 农民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