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溯源不该成为“贴标签”的游戏

2015-06-25 09:29:26 来源: 京江晚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变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溯源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消费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是参差不齐。(6月23日《新京报》)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食品质量安全及相关信息能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监管的同步介入,即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是溯源体系的一部分;其二,是监管的信息化,监管信息构成溯源码的内核,溯源码只是作为食品身份备查的凭证,是钥匙罢了。

  当下,食品溯源乱象之所以层出不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监管与生产两张皮,溯源体系出现空心化,溯源沦为了一场“贴标签”的游戏。再说准确一点,就是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游离在监管之外,政府的责任推给了企业。

  打个比方,就像每个人办理身份证一样,都应该向公安机关登记,确认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然后发证,是权威机构的证明。然而,当前的食品溯源平台由企业自建,还缺乏监管,这就好比每个人可以给自己制作身份证一样,必然会出现种种造假的乱象。如五常大米,正宗的产量不到市场商品的10%。

  食品溯源乱象折射监管脱节。食品溯源体系本质是食品安全生产与监管的信息化,而不是溯源的“标签化”。食品企业或者生产者,每个批次的产品,采用什么原料、运用什么工艺、用的什么品牌、谁检测的等,所采集的相关信息数据,应当报送监管机构确认和备案,由监管机构提供溯源码的查询信息,形成“生产—监管—市场”的信息数据链,监管起到介入与过滤作用。试想如果如此,还有哪些企业敢于假冒品牌、以次充好?

  建立食品溯源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溯源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同步采集与查询提供;另一方面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健全工作机制,使得监管与生产过程同步,使得溯源制度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铁锁。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标签 食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