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不合格”是怎么来的
判定某批次食品“不合格”很慎重
“对食品安全进行抽检,有一整套非常完备的流程,整个过程很慎重。 ”负责食品抽检任务的省食品检验检测院副院长崔松林说。
首先是“市场买样”,也就是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会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购买样品,然后,将其及时送到检测部门。
样品到达后,检测人员会在样品上加贴唯一编号,而此编号将成为样品“身份证”,贯穿检测始终。紧接着,检测人员会按照食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污染物等多方面检测。 “食品种类不同,具体检测方法也不同,但污染物、添加剂、致病性微生物、非食用物质这四大项,是我们对所有食品的检测重点。 ”崔松林说。
崔松林介绍,在对某一个项目进行检测时,是由两名检验人员共同来操作的,二人检测结果数据符合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则可出具检测结果。
等到该样品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出来后,将由检验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并把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标准逐项判定,之后,编制出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要经三遍复核:第一遍主要核对报告上的企业名称、样品名称、执行标准等信息与抽样单是否一致,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三遍审核通过后,检测报告将被签发。届时,打印出的检测报告将反馈给下达抽检任务的监管部门。
一般情况下,检测部门20个工作日就能出具检测报告。
即食食品中不应发现致病性微生物
“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很多都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导致的。 ”崔松林说,致病性微生物是个统称,它具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人们一旦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上吐下泻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致病性微生物是即食食品中不允许检出的,也就是说,即食食品中不能出现致病性微生物。那么,这些微生物从何而来呢?
崔松林分析说,一般来讲,有三种原因容易导致食品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第一种原因是企业生产卫生管理不严,在源头上就出现了污染,“比如工人上完厕所没有按要求洗手,生产设备没有按要求清洗消毒等等。 ”
第二种是企业热加工灭菌工艺未达到要求,食物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没被彻底杀死。
第三种原因是食品的包装材料上有致病性微生物,对食品进行了二次污染,“食品的包装袋、瓶盖等也要消毒,如果企业没有按要求操作,就容易出现问题。 ”
检测人员正在对抽检样品做检测。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欧盟加强食品镉含量限制威海57家出口企业需自检
- (2014-06-18)赛默飞发布膨化食品中硼砂的检测技术方案
- (2014-07-31)使用ionKey/MS系统对食品样品进行农药筛查
- (2014-08-04)转基因食品检测
- (2014-09-02)南宁检验检疫局加强部门联动保障世锦赛食品安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