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长为奶业心痛 洗刷耻辱只有提高奶质
徐春晖:从“三聚氰胺”到“问题酸奶”,从“瘦肉精”到“速生鸡”……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敲响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警钟,宁愿跑腿、受累、多花钱,也要让孩子吃上国外的奶粉,成为很多家长的普遍心态。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信心,而消费者的信心是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础,信任危机会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导致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说,还是食品行业频频被曝光的安全事件。我国食品行业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转型过程。总的来说,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监管难度大,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设计和监管能力短时间内没有跟上,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也存在不少的短板。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关注度高,“燃点”很低。在食品市场中,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一方。看到形形色色、或真或假的各种信息,人们从心理上习惯“宁可信其有”。随着曝光事件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替代品越来越少,人们更容易产生“还能吃啥”的困惑心理,这就需要重建消费者的信心,信心怎么建立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二是要加强企业的自律。在政府监管方面,关键是要让人们对监管体制有信心,监管要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让企业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在企业自律方面,企业应该要明白注重安全是食品行业最大的投资。
当然,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信任重建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消费者需要多点耐心多点理解,也应当积极主动加入这一民生工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说,“食品监管也要走群众路线。”政府进行“权力监管”的同时,民众也可发挥“权利监管”的作用,这要求监管部门用“权力监管”及时响应消费者的“权利监管”,共同发挥好作用,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和监管过程的“透明度”,尝试建立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消除误解、增加信任。重建人们的食品安全信任,尽管困难重重,但完全有可能。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1-12)奶荒、奶剩交替,奶业为何起伏波动?
- (2015-04-13)业内称中国奶业虚胖:奶粉再贵成本也不过七八十元
- (2015-04-17)山东奶业36年走势图 从敞开供应到全国第三
- (2015-07-20)安捷伦科技基金会向中国奶业协会捐赠百万美元
- (2015-08-19)全面提高乳品质量 加快建设现代奶业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