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国产奶粉,但更爱自己的孩子
洋奶粉攻城略地,国产奶粉艰难突围。中国奶业协会称,三聚氰胺事件前,一线城市国外进口奶粉仅占20%,数年间,国外乳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一线城市已占到75%。其实,无需这些数字佐证,去超市和商场转转,感触会更深。
“洋奶粉在海关报关价只不过50~60元/罐,摆到货架上竟然卖到三四百元。”据称,以北京为例,奶粉支出费用已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6%,远远超出3%~4%的国际正常水平。国家发改委也于2013年8月开出6.7亿元的天价反垄断罚单,涉案6家洋奶粉品牌认罚。在国人抢奶粉被隔三差五“限购”时,在明星奶爸都把片酬称为“奶粉钱”之际,默默忍受洋奶粉高价的国内消费者,究竟会有怎样的感受?答案恐怕不只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
国产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确实也曾刮骨疗伤,如改变奶源结构、探索转型之路,从数字上看——规模养殖的比重已超过40%,生鲜抽检的合格率已连续6年达100%,定点机械奶已达99%。与之对应,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奶粉22.04万吨,同比减少47.61%;进口总金额为6.21亿美元,同比下降70.82%。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去新西兰或我国香港地区抢购洋奶粉,已逐渐被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所取代。海关进口是少了,既有消费需求走弱的原因,亦有民间“海淘”的功劳。换句话说,国产奶粉的日子还是较为艰难:去年以来,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出现奶农大面积“倒奶杀牛”事件,为此,今年1月,农业部专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牧部门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国产奶粉今日的“耻感”,与其说是道德层面的自责,不如说是市场给予的痛击。健康的市场交易,其实无须繁复的情感纠葛,做好产品与服务,品牌利润与忠诚度自会不期而至。消费者所认准的逻辑,不过是大道至简的道理:我们爱国产奶粉,但更爱自己的孩子。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是中国乳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几年,制度层面对国产奶粉的厚爱,已足够深沉且澎湃。仅在2013年一年,就有14项乳粉新规出台。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进口婴幼儿奶粉实施《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新标准,无中文标签婴幼儿奶粉7月起不得进口。无论是药店卖奶粉的良苦用心,还是史上最严监管新规,效果虽然看得见,但显然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奶粉如此,诸多其他领域也是如此。透支市场公信,不过一时痛快;重塑市场信用,绝非两三年之功。所谓“诚信百年”,所有企业都当深谙这个道理。奶业人的耻辱,在于曾肆无忌惮伤害了单纯的市场,伤害了消费者权益,如今必须接受其后果。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7-25)欧洲食品安全局:就一岁以内婴儿奶粉配方提出新建议
- (2014-08-01)中国吃掉全球近1/3奶粉 奶粉营养与母乳没法比
- (2014-08-05)港府建议3岁以下婴幼儿奶粉禁卖广告 六成公民支持
- (2014-08-07)中国奶粉消费量占全球28.7%
- (2014-08-30)1-7月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6.87万吨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