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银行”重在安全可控
将临近到期的食品捐赠给孤儿孤老食用,乍一看让人接受不了。卖不出、吃不了时,才给这些弱势群体食用,拿他们当“清道夫”对待,多有歧视的嫌疑,况且,吃坏了肚子、诱发了疾病又该怎么办?但是,反过来想,临近过期的食品并非绝对不安全,特别是包装食品不少还可以食用。那么,与其坐等这些食品过期腐坏或者销毁,捐赠给那些没有消费能力又有需求的人来吃,也是一件善事,既节约了资源,也满足了需求。
显然,确保食品从捐赠到老人食用过程的绝对安全是开展公益的关键。对此,国内的实践提供了不少好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背后,是公益慈善的精细化运作,相对于一般性的捐款捐物,管理协作与管理能力要求更高。这意味着,公益“食品银行”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事实上并不在于把即将过期的食品送给孤儿孤老食用,而在于如何把公益队伍培育成熟、运作机制锤炼规范,归根结底是一个培育引导的过程。
“食品银行”重在安全可控,尤其是当下我国的公益慈善和公益慈善机构管理,还在起步阶段,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对“食品银行”公益项目的探索,也应当慎之又慎。其一,食品的捐赠者应当控制在食品生产或者销售企业,实行源头控制;其二,官方公益机构应当介入,对项目运作实行全程监督。如果执行“食品银行”的公益组织不具备条件的,必须暂缓开展。其三,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并对捐赠的食品纳入到监控之中,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实质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关键
- (2014-06-17)农村食品安全还得从根上治
- (2014-06-17)食品安全别把监管当救命稻草
- (2014-06-25)评论:为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戴上“紧箍咒”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