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杰 弘扬淮扬菜文化
——访北京科力淮扬村餐饮集团董事长朱荣
本刊记者 朱秀君
首战北京 成败尤荣
1991年,朱荣及企业团队在北京创业。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千上万的“北漂” 们都怀揣一个梦想,创造奇迹,创造辉煌。朱荣也有着同样美好的梦想,在北京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北京不愧为世界大都市,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不是毎个人的梦想都能如愿以偿的。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对毎个人都是均等的,而机遇只能赐给幸运者。
朱荣是幸运者。她很快获取一个重要信息,国家为了方便市民生活,向国外引进快餐模式。农业部畜牧局从美国购进三辆雪弗莱快餐车,要在国內仿制,向各大中城市推广快餐经营。朱荣看到了商机。她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雪弗莱快餐车的仿制和推广快餐经营业务。
朱荣在爱人和两个哥哥的辅助下,很快仿制出50多辆快餐车,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推广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石家庄、济南、南京、郑州等15个城市。这批快餐车经营各类肉串、简易西餐和冷热饮料,广泛受到消费者欢迎。朱荣首战告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朱荣的快餐车在国内一线城市试行了6年。她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构想发展蓝图,正要把快餐车向全国二线城市推广,一个商海巨浪无情地朝她扑面打来。一个“退路进店” 的政策,让朱荣的6年心血一朝付诸东流。分布在各大城市的快餐车,立时成为一堆废铁。每辆造价8万元的快餐车,只能按3000元处理。这是朱荣首次商场失利,损失400多万元。
无论在改革开放的当年,还是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一个商人的成败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更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制约。朱荣快餐车的成功是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促成,失败亦然,与她个人的决策和才能没有关系。
回师淮安 东山再起
淮安是周总理的故乡。淮安人杰地灵,古往今来,能人辈出,韩信、梁红玉、吴承恩、关天培等英雄豪杰不胜枚举。朱荣是淮安人,具有淮安人吃得起输赢受得了荣辱的大气品质,更有梁红玉似的侠女胸怀。在谈到快餐车的失败,她以平淡的口吻对记者说:“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了总结经验继续干,才有成功。如果畏缩不前,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商场如战场。孙子兵法云:“守而不战者穷,穷而不战者亡。”朱荣省悟到这个道理,失败不要紧,要紧的是重整旗鼓继续干。上次她的快餐车经营策略,是以北京为点,以点带面,幅射全国。这一次她改变了策略,以淮安为基点,然后再进军北京,进军全国。朱荣背起行囊,怀揣十多万元的积蓄,回到了故乡淮安,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快餐车虽然失败,但是快餐车的经营模式是成功的。快餐车给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饮食服务,是国外先进的餐饮经营模式,在国內有着极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朱荣回到淮安,还是引用先进的快餐理念,在餐饮上做文章。诚然,朱荣不会全盘套用洋教条,而是决定把家乡的淮扬菜融和到洋快餐中,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快餐模式。朱荣租用了淮安的一家大型商场,投入55万元引进了德国小型啤酒生产线,投入150万元办起了淮安有史以来的第一家“科力快餐城” ,也是国内首家大型“快餐城”。
朱荣要打破“快餐就是盒饭” 的理念。“科力快餐城” 所有品种由顾客自选,给家乡父老兄妹一种全新的饮食服务。朱荣还要给家乡父老兄妹一个惊喜,让他们在“科力快餐城” 中享用到熟悉喜爱的家乡淮扬菜。
求贤若渴 急下扬州
1956年,我国确定了川菜、鲁菜、粵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而淮扬菜是唯一以地域命名的菜系。记者采访中,科力淮扬村行政总厨、淮扬菜当代特级烹饪大师陈洛平先生坦言:“川菜是农妇菜,粤菜是商人菜,鲁菜是官府菜,只有咱淮扬菜是文人菜。咱淮扬菜选料讲究,加工精细,文化底蕴深厚。”
淮扬菜系文化以扬州、淮安为中心,涵盖运河沿岸高邮、兴化、盐城等地区。这一区域古往今来文人辈出,如“扬州八怪” 郑板桥等人、袁枚、金圣叹、施耐庵、吴承恩以及当代作家汪曾琪、张贤亮、毕飞宇、顾前以及评书艺人王小棠、火花大王季之光等等。孟浩然、韦应物、欧阳修、苏辙、苏轼、米芾、吴敬梓、孙中山、梅兰芳、詹同等无数的文化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或旅居,无不与淮扬菜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洛平先生说:“淮扬菜系文化,是集运河文化,兼南方之秀,并北方之雄,成为中国菜系文化的一支奇葩,举世瞩目”。 所以,朱荣要把家乡的淮扬菜融入她的“科力快餐”。这是她对淮扬菜系文化和家乡的深情眷爱。
“科力快餐” 上淮扬菜,最好用扬州的厨师。朱荣心急火燎,早上四点起程,水米不进,驱车直下扬州。一路颠簸,下午四点方到扬州。她经人介绍,来到扬州最负盛名的富春茶社。
富春包子闻名遐迩,当年中山先生赞不绝口。富春茶社总经理徐永珍女士听说朱荣一天没吃饭,拿来富春包子让朱荣垫饥。徐永珍女士是扬州餐饮业赫赫有名的烹饪大师。她对朱荣“科力快餐”上淮扬菜的构想十分欣赏,对朱荣的敬业精神很是敬佩,但对朱荣要引进扬州厨师,却深表为难。
徐永珍说:“我们扬州的厨师,恃才自傲,眼界极高。他们通常应邀去北京、上海表演厨技,或者去日本、美国授徒传艺。你让他们放下架子去淮安,有点悬。”
尽管如此,徐永珍大师还是凭借她在扬州餐饮界的地位和声望,多方疏通关系,耐心说服劝导,最终促成扬州市餐饮服务公司给朱荣分派了两名淮扬菜厨师。
卓尔不群 勇于创新
朱荣的淮安“科力快餐城”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了,给淮安市民一个全新的用餐环境。所有的桌椅,都是从国外购进的;所有的女服务员,都穿着一色的空姐服装;所有的餐饮品种,都由顾客自选。
朱荣的淮安“科力快餐城” 生意十分红火,名声大振,家喻户晓。淮安人这样鼓励孩子:“好好念书,考出好成绩,带你去科力快餐城吃快餐。”
朱荣的 “科力快餐城” ,成为古城淮安一道亮丽的新风景;成为名城淮安一张夺目的新名片;朱荣的“科力快餐城” ,声播运河两岸,名传大江南北。
朱荣的 “科力快餐城” 一炮打响 ,她于是乘胜前进,在淮安开办了第二家“科力饭庄。”“科力饭庄”不做快餐,做正宗的淮扬菜正餐。朱荣胸有宏图,她要用淮安“科力饭庄”做试验田,并以此为基地,进军北京,进军全国,开办以弘扬淮扬菜系文化为主旨的“科力淮扬村” 连锁饭店。
淮安“科力饭庄”规模宏大。大厅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饭店内还设有三个喷泉。包间里设有舞池。服务员脚穿旱冰鞋,滑行传菜,使得顾客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朱荣的这一创举,在当代中国餐饮业,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朱荣的淮安“科力饭庄”别出心裁,异帜生辉,无疑对淮安餐饮业产生了一个形同八级地震的冲击波,使得多家饭店生意萧条,处于风雨漂摇之中朝不虑夕。淮安的饭店老板们个个临危自救,不惜血本,纷纷照虎画猫,效仿朱荣的淮安“科力饭庄”装修改建。可是,他们仅仅变更了硬件设施,仿照了“科力饭庄”的外表,却无法领会朱荣新潮的先进餐饮服务理念和经营谋略。当年淮安有14家仿照“科力饭庄”的,不久便相继垮掉了。
乘胜前进 二进北京
记者采访中,唯一一次听到朱荣的感慨:“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除了事业其它都是风景。虽然说人生百年,其实很短。要珍惜生命,就要做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是淮安人。我爱淮安。我的一生就想做成一样事情,把淮扬菜发扬光大,把咱科力淮扬村饭店开遍全中国。”
1998年,朱荣把淮安“科力快餐城”和“科力饭庄”委派下属打理,再次背起行囊,来到北京。她这是第二次北京创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她打算先在北京开办第一家“科力淮扬村”饭店,然后继续扩大,扩大到全国各大中城市。
大凡在北京创业的企业家,都深知这样一个定律,不经过七灾八难的摸爬滚打,没有个三拳两脚,是无法在北京立足的,更不用说打开市场了。朱荣明白,在北京创业艰难,难在头三脚。朱荣这次来北京,是第二次了。根据她对北京的熟悉和了解,她比那些初来乍到的企业家更为清醒,更加谨慎。在选择北京第一家“科力淮扬村”饭店的地址上,朱荣更加理智慎重。她凝视北京市地图,最终锁定了天桥。
北京天桥商业圈,属于北京最繁华的商圈之一。天桥往北是珠市口、前门大街;往南是天桥商场、天坛医院;往西是天桥剧场、友谊医院;往东是自然博物馆、天坛公园。天桥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商贾云集之地。朱荣把北京第一家“科力淮扬村”饭店的地址,圈定在天桥周边,可谓是慧眼识宝地。
亲力亲为 转危为安
朱荣回首往事,淡然一笑,对记者说:“当年天桥寸土寸金。我把北京第一家科力淮扬村饭店放在天桥附近,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记者问:“天桥周边,房租天价。许多商店饭馆替房东挣钱,关门歇业的不在少数啊!”
朱荣说:“是这个情况。我当年专门找那些关门歇业出兑的饭店,把它低价租下,重新装修打理,开成我的科力淮扬村饭店。”
记者问:“出兑的饭店,房租指定便宜。既然是出兑,指定是经营不善,效益不好,或是有其它原因。你接租这样的出兑饭店,要冒风险的呀!”
朱荣说:“当然要冒风险喽。商场如战场,哪能没有风险?怕冒风险,就不要经商。关键是,你要弄清楚风险在哪里?怎样扬长避短,避开风险,开拓自己的优势因素去经营发展。”
朱荣不愧是商业精英、女中豪杰,棋局未布,胜负已了然于心。她亲自在天桥附近的毎一条街道、毎一家店铺认真考察,终于看中在天桥南端北纬路上的一家星级宾馆。
这家宾馆的饭店开了五年,换了六、七个老板,都是因为亏本而关门歇业。在旁人看来,这家出兑的宾馆饭店,是个烫手的红薯,没人敢接。然而,朱荣却把它接了。租金当然便宜,而且遗留的桌椅餐具等一应物品尚可使用,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成本。
世上凡有自然风光的地方,就没有光坦的路走。利害二字,总是一对折不开的孪生姐妺。朱荣得了便宜,麻烦事也就来了。
北纬路“科力淮扬村” 开张,主打是正宗淮扬菜,生意却出奇地清冷。账面连续三个月赤字,第四个月勉强持平。董事会决定,再赔两个月,关门大吉。这个困难局面,比朱荣预先预料的局面要严竣得多。
但是,朱荣的秉性是永不畏难。在困难面前缩脖子,这不是朱荣的性格。身为“科力淮扬村”总经理的朱荣,她身穿工作服,四出奔波,联络营销。她和员工们同甘共苦,夜里带领员工去单位、工地送夜餐。通过朱荣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北纬路“科力淮扬村” 起死回生,但是生意还是不温不火。问题所在,北京人还不太了解淮扬菜。
朱荣又出奇招,“说菜” 。通过向顾客上菜的时候,把毎道淮扬菜的文化內涵,用简洁俏皮风趣的语言向顾客介绍,达到顾客对淮扬菜的浓厚兴趣和对淮扬菜系文化的深层认知。
朱荣亲自“说菜” 。她后来又编印了“说菜” 的小册子,教会毎一个服务员“说菜” 。朱荣这一招奇思妙想,收效出奇地见好。这一发而不可收,“说菜” 这个节目,成为后来所有的“科力淮扬村” 的传统节目。但凡“科力淮扬村” 培训、招收服务员,“说菜” 成为一项必教、必考的科目。
进军全国 铸造辉煌
北京天桥北纬路“科力淮扬村” 取得成功,朱荣把目光放在更大的棋局上。她要把“科力淮扬村” 开遍北京城,开到全国各大城市。要实现这-宏伟蓝图,需要一大批人力资源。朱荣于是在人才的培养上狠下功夫。她把淮安“科力快餐城” 、“科力饭庄” 和北纬路“科力淮扬村” 办成培养传承淮扬菜系文化的基地,为她的全国战略培养和储备人才。她要培养了一大批淮扬菜厨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力淮扬村” 特质专长的服务从业人员。朱荣让他们在“科力淮扬村” 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操作,刻苦钻研淮扬菜系文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朱荣在北京开了13家 “科力淮扬村” 饭店,百分之八十的员工都是自己培养的。
朱荣加快实施全国战略,加快培养更多具备淮扬菜系文化素质的特色人材。她不辞辛劳,往返奔波各地,先后与湖南、湖北、东北等地的职业学校强强联手,联合办学,设立了专门的“淮扬村班” ,和专项的“淮扬村奖学金” 。
朱荣拥有了自己的人材队伍,开始向全国进军了。她先后在唐山开办了5家“科力淮扬村” 饭店,在满洲里和昆明各开了1家“科力淮扬村” 饭店。加上北京的13家,淮安的2家,“科力淮扬村” 在全国拥有了20多家。
这是一组多么辉煌的数字!
不,这不是数字。这是一串人生的金色脚印!
采访结束时,朱荣对记者说:“我是个商人。许多人对商人的诠释是牟利。是的,多数商人唯利是图,不赚钱就不叫商人。可是,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我这几十年,只在做一件事,弘扬传承淮扬菜文化。我把淮扬村开到全国,让许多人知道了淮扬菜。这就是我的一点成就感。”朱荣的自豪和成就感,都是实在的。人的一生其实很短,能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朱荣做成了,她无愧是女中豪杰,她无愧是淮安的好儿女。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12-23)中华文化复兴是世界 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
- (2016-05-06)安捷伦科技宣布陈亮任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