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的“破立之间”
这件看似简单的举报奖励,实则是食品安全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不断被曝光的“瘦肉精”、“染色馒头”以及“黑心豆芽”等事件,人们似乎觉得周围被各种“毒”所环抱,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恐慌,“我们还能吃什么?”也成为摆在公众面前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学校周围有许多小摊,香气扑鼻的烧烤、美味的陕西凉皮、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可谓应有尽有。你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的来消费。这里的食品“物美价廉”,很受欢迎。有些学生意识到这些食品不安全,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竟又垂涎三尺了。此时他们在“好吃”与“安全”之间迷茫了。抱着“就吃一点”的想法,他们选择了“好吃”,却不知道疾病的魔爪已慢慢伸来。湖北宜昌曝光的“问题生姜”,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看上去又黄又亮,在市场上很抢手。扬州“七杯茶”奶茶被报道奶茶不含一点“奶”,加工地卫生也令人作呕。在这样一次次的打击下,人们的心理底线早已被攻破,人们犹豫彷徨,多年来我们说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到底去哪了?难道真要等到体系完全崩塌之后,再来收拾残局么?
企业急功近利,拿人民群众的健康当赌注,昧着良心赚起了黑心钱,殊不知总会有败露的一天,企业终究会一夜倾覆,还谈什么长久发展,谈什么企业发展规划。一旦这样的势头弥漫开来,整个社会充满了铜臭味,企业不再追求品质与服务,而是将更多精力投放在了利润率上,人们对于企业产品质量早已丧失信心,于是出现国人疯狂抢购进口产品的镜头在所难免。我们不要怪罪于国人的崇洋媚外,也不要埋怨社会风气低下和企业发展环境的恶劣,因为自产品走出厂房之时,企业的命运早已注定。最终,食品安全根本无从谈起,它的沦陷危害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信誉、个人的名誉,而是整个国家行业前行的脚步。这样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我们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用诚信经营的半斗米,换来健康发展的万年粮。小小监督举报措施可能不能扭转企业造假、掺毒的势头,但毕竟可以约束尚有良知的生产者。只有加快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让企业成为尚德守法的坚守者、生产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逐步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发展机制。食品安全体系只能逐步完善建立,细心呵护,而不能有一点破坏它的举动和用心,安全体系在“破立之间”便决定了国家和人民命脉。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创造美好健康新生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实质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关键
- (2014-06-17)农村食品安全还得从根上治
- (2014-06-17)食品安全别把监管当救命稻草
- (2014-06-25)食品安全责任险已具备可行性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