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安全监管迎来“互联网+”智能时代

2015-05-14 16:30:21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如今,在百度上搜索“互联网+”,你会找到上亿条信息,让这个词语爆红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克强总理。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句话道出了知识社会的本质,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和数据。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让监管信息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各地开展的“明厨亮灶”工程,消费者启用app后,不仅可以在手机、pad等移动智能终端实时查看餐馆厨房情况,还可以追溯过去多日的监控视频。互联网创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现代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正在形成,对监管的时效性、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监管模式革新的技术支撑手段,检验检测体系如何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检验检测设备如何更新换代,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及监管效率,成为了摆在政府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催生“信息化智能监管”新常态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的重要指示声犹在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政策之密集、要求之明确,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高度重视,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的这一全新定位,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定位的重大飞跃,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而且已处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主干道”上。监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监管更是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监管工作跳出固有的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现代化监管体系,让“智能监管”成为监管新常态。

  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监管方式上,如果还是采用面对面、人盯人、手把手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监管的新要求。要推动监管工作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的监管队伍,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有效解决监管力量不足带来的问题。

  就在国务院近日发布的《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信息化智能监管”的要求也被反复提及:

  ——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危害物监测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研发一批适用于快速检测、应急监测的检测方法、试剂、设备,以及适合基层监管执法的移动执法终端。

  ——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根据食品产业布局和现有基础,统筹加强国家、省、市、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扩大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需要。推动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日常监管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

  可以看出,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就是从找问题、抓改革、出实招入手,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升级版,主动适应食品安全监管新常态。

  “食品安全智能监管北京模式”领跑全国,监管体系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北京是特大型消费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日售蔬菜2500多万公斤,猪肉1天销售300多万公斤。人口多、自给能力低,85%~90%的食品来自全国乃至国外,来源和销售渠道极其复杂,监管任务重、难度大。

  为此,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和市药品检验所、医疗器械检验所、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为第一级构建了四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16个区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为第二层级,322个基层监管所为第三层级,34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检实验室(由北京市政府投资)是第四层级。

  那么,北京市的四级监管体系是如何实现高效、灵敏联动的呢?据了解,北京市借鉴了交通监管方法,创造了“北京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该模式的要点一是布设基层监测哨点,为基层一线监管机构配置“网络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如快速检测箱、手持快速检测仪等,实现常规检测、突击抽查和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提高了基层食品安全的检测能力。“快检监测哨点”就像交通监管中的“摄像头”,可实时发现各种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违章”行为,并上传到食品安全监控平台系统。

  二是在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配置了食品安全监控平台系统,中心通过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测任务下达,实时获取区域内的检测数据,汇集各种“违章记录”,进行风险分析和预警,类似“交管指挥中心管理系统”;并建立食品安全“积分管理”数据库,对越线企业进行整顿和处罚。如此一来,“快检监测哨点”与“监管平台”结合联网,各级监管中心与下属基层监管机构间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区域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网络”,实现食品安全监测任务统一管理,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实时汇集,食品安全形势动态监控、风险评估与预警。

  为有效控制市场,北京市食药监局会提前进行预判和分析,针对高风险品种和企业,结合上一年抽检的评估情况,确定重点项目、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大市场抽检力度。监管部门不通知任何机构和企业,直接到市场随机抽检。据介绍,北京市食药监局每年抽检食药样本将近16万例,其中食品占12万6000例。

  据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张志宽介绍,覆盖全市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网络,大大提升了首都食品安全现场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大幅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借助“北京市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网络”,北京市食安办可定期规整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开发“首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等,为全面掌控全市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围绕市重点监测的食品种类,制定年度风险监测计划,并通过监管平台下达各分中心、客户端,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高风险项目的监测评估,提升现场控制能力。通过该系统,已累积将6000余批次危害较大的不合格食品和近百家屡出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及8个地区的产品清退出首都市场,形成品种退市、企业退市和产区退市的惩戒机制。

  同时,依托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筛查网络,北京市形成了提前评估、预判风险的工作模式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近年来成功处理了300余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是“互联网+”应用于监管的魅力,也标志着北京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经在全国率先迈进“互联网+”时代。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投入大量资金为各级监管和技术机构配备了较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四三二”的层级架构模式,《指导意见》的制定发布,标志着国家总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检测的准确性、监管的时效性、快速反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检验检测体系数字化、网络化的升级换代工作迫在眉睫,这其中,北京市应用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网络系统”提供了良好范例。

  在这套系统中,“信息化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建立区域内的食品安全数据库、供应商信用管理、原材料溯源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能有效支持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和预警机制的运行,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则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等组成,采用经典的光度比色、酶联免疫技术以及上转发光等专利技术,能够在现场对食品安全中违禁添加,农、兽药残留、食源性致病菌等进行快速检测和筛查,通过内嵌在机器上的3G通讯模块,实时将现场监测数据上传到监管中心,实现区域内食品安全的有效监控,帮助政府大幅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2010年起,这套系统在北京、山西和军队系统等广泛使用。实践证明,智能化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不仅可以为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监管提供一套标准优化体系和一手准确直报数据,且通过建立食品、食材供应商积分管理数据库,实现对食品、食材供应商资质准入和违章监管,还可以全面提升各级政府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速度、防范能力和监管效率,能有效减少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快检方法和产品标准亟需革新统一

  肩负食品安全风险源头控制的基层监管部门,仍有诸多问题,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提升。这其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过时和装备标准不统一问题尤为突出。传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学局限性很大,以定性为主,依靠人工判读,易出错,结果准确性无法保障,数据不便统计保存、更无法进行宏观动态分析监测;快速检测设备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携带使用不便,严重影响基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和监管水平的提高。

  为探索研究食品快检方法认定相关工作思路,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期在北京召开了食品快检方法认定相关问题座谈会。围绕食品快检方法的内涵、与快检产品之间的关系、食品快检在监管部门工作中的定位、基层监管过程中最亟需的快检项目、实施认定的要素和条件、实施认定的主体以及在当前如何加强规范食品快检装备和产品的使用等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建议。

  行业专家提出:

  第一,建议以定量方法学作为食品安全快检主要方法学。传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学以定性为主,如:试纸条法、显色反应法等,主要靠人工判读,结果准确度无法保障,应提倡检测结果定量化。一是避免人为误差,结果准确可靠;二是便于数据统计、网络监管和风险预警。目前成熟的定量方法学很多,如上转发光、光度比色、酶联免疫法等。

  第二,建议制订食品安全快检设备标准时增加以下几点要求:

  1.集成化(多方法学集成)。基层执法面对一线、情况复杂。单一方法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范围窄、项目少,无法完成综合检测任务。而多方法学集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项目覆盖全面,能很好满足现场执法需求。

  2.信息化、智能化。目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滞后,监管部门无法实现对监测点任务执行进度的实时监控和检测数据共享,监管效率不高;因此,相关食品安全快检产品应具有信息化功能,能与监管中心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实时双向通信和网络数据传输,自动上报检测数据、下达并接受任务,便于集中整合监测力量,形成统一监管网络。

  3.便携化。食品安全快检设备应便携易用,满足现场流动检测和执法需求。还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使用,不受实验室条件制约。如在交、直流供电模式下均可使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正面临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科学、公正、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满足食品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需要。”这是《指导意见》确定的我国食药检验检测总体目标。随着更多智能化、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我国的食品安全测正在迈进“互联网+”时代,更智慧的监管将把食品安全风险装进防控的笼子,大数据将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应急系统的完善将极大地改变监管模式,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故风险,为国人撑起食品安全的穹顶。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互联网 智能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