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三无”食品告别校园

2015-04-22 16:08:06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让 “三无”食品告别校园
本刊记者    程    琳

  春夏季交替是儿童腹泻的高发期,多数孩子因饮食不当,吃校园周边的小食品,引起腹泻腹痛。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15年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食品安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01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其中9款食用油因苯并(a)芘含量超标被点名,这一成分因具有致癌、致畸等毒性而被列于抽检不合格名单中,44批次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抽检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的“辣条”产品主要来自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辣条”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辣条”也称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种常见的即食方便食品,属于调味面制食品的一种。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抽查结果,让我们非常担忧,孩子们在面对这些垃圾食品时,又该如何决择呢?90后小王老师是北京一所小学老师,说起现在小学学生,小王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每天上学放学总要在路边的小摊位前浏览一番,最爱吃的就是袋装的冰水、辣条、干脆面、糖稀、西瓜泡泡糖。”王老师说,我们当老师的经常都对学生们讲外边的小食品不卫生,不能吃,阻止学生吃校外零食。我们尽量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抵制那些有害食品,远离“三无食品”,但依旧挡不住零食对学生的诱惑。 现在小学门口的小吃和零食品种更加繁多,每天距离放学还有半小时,校门外已经聚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手推车等。有的家长每天都会给孩子买零食吃。“每天都要买,不买小孩就闹脾气不走,没办法只好顺着他。”家长也非常无奈,“这些零食大多包装简陋,连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都没有。”

  记者在学校附近观察发现,每天放学时,有些孩子手里都会有至少一样零食,60%的孩子手中都会有辣条。辣条主要原料为面粉,加以各种调味料、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制成的面制品。辣条出现很早,而且一度成为80后、90后的记忆中的小吃,如今又再次征服了00后、10后。随着辣条越来越火爆的市场,其生产许可证和卫生环境再次让人质疑。经由媒体多次曝光,制造商为追求味道,一包辣条里竟然有高达20余种食品添加剂和超量的防腐剂,其生产环境的脏乱差也让人瞠目结舌。

  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希望家长们为孩子添加辅食时应从精到粗,从少到多,从正规渠道购买有保障的食品。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并留存购物凭证,特别是不要在无证摊贩购买此类食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包装标示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标识等内容是否齐全;同时应注意食品有无油脂酸败气味以及油渍渗出问题,如有此类问题切勿购买。让三无食品没有消费市场。让孩子远离那些垃圾食品,少吃或禁止吃低营养高热量的膨化食品和西式快餐。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行政部门,能真正负起责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让三无食品远离孩子,给孩子们一片幸福安全的天空,让孩子们在春天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让 “三无”食品告别校园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网 © 2012-2025 健食视界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40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邮编100043)

值班电话: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