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可追溯,到底卡在哪里?
摊贩在批发蔬菜时,囿于成本等原因,大多倾向于批发无追溯系统的蔬菜,而消费者在选购蔬菜时,大多关注的是价格和卖相,而很少关心蔬菜的“身份”来源。
前天,我市大众餐饮行业协会发布信息,全市启动打造运河流域美食地图网站,构建“餐旅文”一体化全产业链电商平台。
要想保证食品安全,实现食品原材料的可追溯是重要一环。感谢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点一点手机,就能实现对食品原料的“监控”。这样的突破,也让公众有了一个更大的期待,能否构建起所有食品可追溯体系,让我们每个人都吃得更安全、放心?
近年来,我市在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控和可追溯体系上十分努力,构建起肉类溯源系统,实现本地蔬菜可溯源等。可是问题也并非没有,在农贸市场中,有很多外地的蔬菜还没实现可溯源,还威胁着市民的餐桌。
外地蔬菜为何无溯源系统?主要因为各地的生产水平不一样,对其认识也不一样,要想建立全国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客观条件确有束缚,但并不等于我们就此束手无策,放弃作为。
近年来,苏州在外地建起多个蔬菜基地,为建立可追溯系统创造了条件,但离建成完整的体系还有不少距离。一方面,上下游农贸市场之间缺乏可追溯环节,另一方面,摊贩在批发蔬菜时,囿于成本等原因,大多倾向于批发无追溯系统的蔬菜,而消费者在选购蔬菜时,大多关注的是价格和卖相,而很少关心蔬菜的“身份”来源。
这些流程缺陷和消费习惯,成为构建全面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障碍。如何突破,这需要全方位努力,改革流程,改变观念,多在细节上下功夫。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我国将建设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产 出问题知道该找谁解决
- (2014-06-18)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名存实亡”
- (2014-07-07)新希望保证所选饲料可追溯
- (2014-07-07)明一奶粉可追溯 与消费者零距离对接
参与评论